[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抗菌、耐腐蚀隔网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8771.7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龙雪彬;宋季岭;熊一鸣;杜西兰;张凯;秦舒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23/06;C08L33/02;C08L5/08;C08K9/06;C08K9/04;C08K7/08;C08K9/12;C08K3/08;C08K3/40;C08K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22 贵州省贵阳市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抗菌 腐蚀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抗菌、耐腐蚀隔网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双亲性物质作为表面处理剂制备了改性硫酸镁晶须,再结合丙烯酸共聚物和抗菌剂应用到聚丙烯隔网材料里,改性硫酸镁晶须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以及与树脂的相容性,在隔网材料内部形成均匀的骨架支撑网络,丙烯酸共聚物改善聚丙烯的熔融弹性、稳定流动及增加离模膨胀性,制得的隔网材料具有更好的挺度、更好的机械性能、更均匀变径性、平直度好,且具有抗菌性,解决隔网支撑力不够发软、变形,表面不光滑、不圆润、变径不均匀等问题,从而提高隔网的支撑和分流的作用,使水流通畅,减少结垢,提高流体处理部件的抗污染性、处理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适用于与流体密切接触需要隔离支撑和分流作用的流体处理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抗菌、耐腐蚀隔网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隔网是流体处理部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元件,根据需要进行多层元件与隔网的组合叠加。其中隔网的主要作用是分隔流体处理元件,撑开隔流体处理元件之间的间隔,在元件与元件之间建立流体通道进而快速分流的作用,隔网是影响流体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隔网通过单丝变径来提高通道面积,从而提高分流的效率,综合考虑流体处理的效率、成本、零件设计等因素,在设计的时候,流体处理元件往往需要多层的叠加,有的有几十层的叠加,这对隔网的厚度和性能就提出较高的要求,网丝非常细,厚度也比较薄,需要平衡性能与尺寸的矛盾,材料性能不够会导致丝网发软、平直度不好、变形、不变径、变径不均匀、一致性差、尖角、附着微细颗粒等问题,影响流体处理部件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流体处理所使用的隔网大有技术讲究,属于塑料挤出成型产品,主要来自美国和美国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国内研究的比较少,生产企业也比较少,没有开发专用材料,目前大多数采用单一牌号聚丙烯原料来做,随着流体处理技术的进步,对隔网的要求,如网孔的形状、尺寸、丝径形状、强度、挺度、平直度、卫生指标、抗污染性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牌号的聚丙烯树脂难以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急需开发适合的专用材料。
因此,开发一种挺度好、机械性能优良、均匀变径性好、耐腐蚀、具有抗菌性的隔网材料非常的重要。
例如公开专利号为CN 10266007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用浓水网材料,其中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及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并加入成核剂及抗菌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聚丙烯100份,高密度聚乙烯5~1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5~10份,成核剂0.1~0.5份以及抗菌剂0.2~0.8份。其不足之处是弹性体是橡胶类物质,与聚乙烯一起加入后会导致材料的刚性降低,制成隔网后会导致隔网偏软、易变形、平直度不好,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和建立通道的作用。
名词解释:PP:聚丙烯,PE: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EBS:乙撑双脂肪酸酰胺,TAF:改性乙撑双脂肪酸酰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抗菌、耐腐蚀隔网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双亲性物质作为表面处理剂制备改性硫酸镁晶须,再结合丙烯酸共聚物和抗菌剂应用到聚丙烯隔网材料里,制得的隔网材料具有更好的挺度、更好机械性能、更均匀变径性、耐腐蚀,且具有抗菌性的,解决隔网支撑力不够发软、变形,表面不光滑、不圆润、变径不均匀等问题,从而提高隔网的支撑和分流的作用,使水流通畅,减少结垢,提高流体处理部件的抗污染性、处理效率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抗菌、耐腐蚀隔网材料,包括聚丙烯(PP)树脂:75~95%、改性硫酸镁晶须:1~5%、聚乙烯:0~10%、丙烯酸共聚物:1~10%、润滑剂:0.2~0.6%、抗菌剂:0.4~2%、抗氧剂:0.2~0.6%。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聚丙烯树脂为均聚PP、共聚PP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EBS、硬脂酸钙、TAF中一种或二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8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境人口统计学确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反馈-前馈迭代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