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蔷薇科樱属植物瓶外生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0283.X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王占军;徐美隆;刘静;杨文静;罗莉洁;甘晓燕;聂峰杰;何建龙;巩檑;石磊;陈虞超;刘璇;王东清;赵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蔷薇 科樱属 植物 外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蔷薇科樱属植物瓶外生根的方法,涉及组培生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模拟试管苗瓶内生根环境,使组培小苗在较封闭的、带有营养液的基质中使之生根,后逐步撤去营养液、塑料膜、直接进入基质栽培阶段。本发明所述方法合并了组培苗瓶内生根和移栽的过程,使组培小苗直接在瓶外、移栽基质中生根,简化了生产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出苗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欧李组培苗进行所述瓶外生根,生根率最高可达80.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培生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蔷薇科樱属植物瓶外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广泛应用于花卉、果树大规模的离体快繁。植物组培脱毒苗木快繁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一年四季生产,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组培脱毒苗木。但组培苗在无菌条件下、专用培养基中多次转接培养,生产成本高;由其生根苗的移栽,从室内到室外,由瓶内的弱光、恒温、近饱和湿度、无菌环境逐渐向自然环境条件转化,对生产环境要求高,温湿度控制难度大,是制约组培脱毒苗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蔷薇科樱属植物瓶外生根的方法,提高蔷薇科樱属植物的组培苗生根率,且生产设施设备简易,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出苗率高,适用于欧李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蔷薇科樱属植物瓶外生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蔷薇科樱属植物的组培丛生芽切割成单芽接种至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得壮苗;所述壮苗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NAA 0.05mg/L、IBA 0.2mg/L、糖15g/L、CCC15mg/L和蔗糖15g/L;
(2)对所述壮苗进行遮阳炼苗3~4d,扦插至移栽基质中进行栽后管理,得生根苗;所述移栽基质包括蛭石。
优选的,所述蔷薇科樱属植物包括欧李。
优选的,步骤(1)所述单芽带顶芽,株高2~3cm。
优选的,步骤(1)所述壮苗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800~2000Lx,光照时间为16h/d。
优选的,步骤(2)选择株高4~5cm的壮苗进行遮阳炼苗。
优选的,步骤(2)所述遮阳炼苗包括保持光照度2000-3000Lx,温度为24~26℃,湿度在80%以上。
优选的,步骤(2)所述移栽基质在使用前还包括浇透水和消毒,所述消毒包括利用高锰酸钾和多菌灵的混合溶液进行消毒。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中高锰酸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多菌灵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8%。
优选的,步骤(2)所述扦插的深度为1~2cm,在所述扦插后盖薄膜和拱棚。
优选的,步骤(2)所述栽后管理,包括:每天早晨和晚上喷洒营养液,并保持湿度在80%以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蔷薇科樱属植物瓶外生根的方法,减去了组培苗瓶内生根和瓶内生根苗移栽的环节,大幅度降低了组培苗生产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出苗率。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模拟试管苗瓶内生根环境,使组培小苗在较封闭的、带有营养液的基质中使之生根,后逐步撤去营养液、塑料膜、直接进入基质栽培阶段。本发明所述方法合并了组培苗瓶内生根和移栽的过程,使组培小苗直接在瓶外、移栽基质中生根,简化了生产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出苗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欧李组培苗进行所述瓶外生根,生根率最高可达80.6%。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的组培苗丛芽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组培苗壮苗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组培苗移栽后瓶外生根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