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1075.1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6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豪;王振义;李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6 | 分类号: | G01L5/16;C23C14/04;C23C14/35;C23C14/2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多维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封装层(1)、屏蔽层(2)、曲面结构层(3)、摩擦层(4)、电极层(5)和基底层(6);
所述曲面结构层(3)包括设置在中央的柔性曲面结构部(101)、围绕该柔性曲面结构部(101)设置的柔性支撑部(102)和涂覆于柔性曲面结构部(101)凸起表面上的感应电极(103);所述柔性支撑部(102)与摩擦层(4)连接,该柔性支撑部(102)的高度满足使得所述柔性曲面结构部(101)的凸起最大处与所述摩擦层(4)相切;所述柔性支撑部(102)、柔性曲面结构部(101)与摩擦层(4)之间围成空腔(7);
所述电极层(5)包括至少2个间隔设置的扇形电极,该些至少2个扇形电极构成的图形与所述柔性曲面结构部(101)的投影大小相同;
当传感器表面受到多维力作用时,其垂直于摩擦层的压力分量使得柔性曲面结构部(101)与摩擦层(4)表面产生接触;平行于摩擦层的剪切力分量,使得柔性曲面结构部(101)与至少两个扇形电极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曲面结构部(101)为以垂直于球体直径的方向截取的部分球体,该截取的部分球体不超过整个球体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个球体的半径为10.6-50.7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扇形电极为至少2个全等对称设置的扇形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多维力传感器的厚度为1200微米-200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曲面结构部(101)、所述柔性支撑部(102)、所述摩擦层(4)、所述封装层(1)、所述基底层(6)的材料为PDMS、Eco-flex、TPU、POE、EVA或EPD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4)的表面粗糙结构由P600-P1500的砂纸倒模得到。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5)和所述感应电极(103)的材料为银纳米线、铜、金或导电水凝胶。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倒模技术得到曲面结构层(3)中的柔性曲面结构部(101)和柔性支撑部(102),在柔性曲面结构部(101)和柔性支撑部(102)上喷涂屏蔽层(2),待屏蔽层(2)固化后,在屏蔽层(2)表面旋涂封装层(1);采用掩膜技术在柔性曲面结构部(101)的凸起表面溅射感应电极(103);
在一基板上旋涂摩擦层(4)并固化,采用掩膜技术在摩擦层(4)上喷涂或溅射电极层(5),在电极层(5)上旋涂基底层(6)后,将摩擦层(4)、电极层(5)和基底层(6)从基板上剥离;
将所述柔性支撑部(102)与摩擦层(4)表面进行粘接,得到所述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多维力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机器人电子皮肤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0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