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1454.0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华;冷军;周健;贺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62;C21D1/1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地址: | 43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结构 热处理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涉及药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加热炉和引导件,加热炉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淬火炉,淬火炉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回火炉,引导件的两端均开设有导流槽,引导件一端通过其中一个导流槽连通设置于加热炉的另一端。本发明,使用时,将钢带的一端通过余热回收管插入其中一个导流槽的内部,使钢带依次进入加热炉、淬火炉、回火炉,再通过另一个导流槽进入余热回收管的内部,钢带通过加热、淬火工艺后,在回火炉的内部再次加热,在余热回收管内部不断移动时,利用温度差进行热传递,将等待冷却钢带中的热能不断传递未加工的低温钢带内,避免热能流失,节约能源,提高钢带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钢带是指以碳钢制成的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和运载构件,也可用于捆扎货物,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钢带又称带钢,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带钢一般成卷供应,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节省材料等优点,为了提高钢带的质量,一般对钢带进行热处理加工,钢带在热处理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此时利用钢带冷却时的余热能够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钢带的余热是指钢带在完成淬火回火后剩余的热量,钢带回火后一般都让其自然冷却。
但是现有技术中钢带热处理时经过加热、淬火、回火后自然冷却浪费了大量的热量,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现有技术中钢带热处理加工时钢带的外表面极易相互摩擦,影响钢带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带热处理时经过加热、淬火、回火后自然冷却浪费了大量的热量,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现有技术中钢带热处理加工时钢带的外表面极易相互摩擦,影响钢带的结构强度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加热炉和引导件,所述加热炉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淬火炉,所述淬火炉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回火炉,所述引导件的两端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引导件一端通过其中一个导流槽连通设置于加热炉的另一端,所述引导件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导流槽连通设置于回火炉的一端,所述引导件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管。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动辊。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两侧内壁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为一组,每组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辊。
优选的,多组所述液压杆均呈等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管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淬火炉、回火炉与引导件的俯视图呈圆环状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使用时,将钢带的一端通过余热回收管插入其中一个导流槽的内部,使钢带依次进入加热炉、淬火炉、回火炉,再通过另一个导流槽进入余热回收管的内部,钢带通过加热、淬火工艺后,在回火炉的内部再次加热,在余热回收管内部不断移动时,利用温度差进行热传递,将等待冷却钢带中的热能不断传递未加工的低温钢带内,避免热能流失,节约能源,提高钢带的加工效率。
2、本发明中,两个第一传动辊在钢带进入和脱离引导件内部开设的导流槽时,降低摩擦力,也避免加工后的钢带与未加工的钢带表面贴合,摩擦后导致钢带的外表面受损,保障加工生产质量,通过多组等距分布的液压杆、多个第二传动辊推动加工后的钢带与未加工的钢带相互靠拢,提高热传递的效率,真空腔阻止热传递,降低热量流失,加热炉、淬火炉、回火炉与引导件的俯视图呈圆环状排列,使钢带加工时受力均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梁柱裂缝检测设备的校准平台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粒料桩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