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粒料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1481.8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景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E02D7/18;E02D13/08;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李竞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粒料桩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建筑用粒料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支撑脚座(303)固定在地面上,保证稳定,再将连接孔(206)上连接起重设备,将振动桩(101)沿凹形转动轴(305)向下滑入至地面;
第二步:启动水泵(204),此时产生的高压水流将地面冲出孔洞,再将振动桩(101)向下坠,在水泵(204)带动下转动桩(102)开始转动,偏心块(108)作用下使得转动桩(102)开始向四周偏转,在偏心块(108)转动过程中,每当与振动块(103)碰撞时将会带动振动桩(101)向四周偏心晃动,在第四弹簧(202)作用下振动桩(101)产生振动效果;
第三步:在向下延伸过程中凹形转动轴(305)经振动桩(101)表面接触开始顺时针转动,此时凹形转动轴(305)内产生向外吹的气,并在向下过程中与第一输液槽(104)不断接触,向第一输液槽(104)产生向外的吹气效果,为振动桩(101)四周扩孔进行了辅助,并且防止了第二输液槽(105)堵塞;
第四步:当向下延伸至指定位置时,将碎石经第一进料口(133)不断输送至第一进料孔(118)内,碎石掉落至第一出料口(116),不断掉落至制成孔的底部,然后将振动桩(101)向上提升,在提升过程中间隔性使振动桩(101)下降小段距离,使碎石与孔洞充分接触;
第五步:在向上过程中,凹形转动轴(305)反向转动,逆时针转动,凹形转动轴(305)内产生向内部吸的气,将振动桩(101)四周的水经第一输液槽(104)吸至第一吸气槽(308)内,在离心力作用下,水被甩至过滤板(306)上,水中的泥土被滤孔(307)过滤,过滤后的水经第六输液槽(311)输送出,第六输液槽(311)上连接软管与振动箱体(201)相通,循环用水;
第六步:当向下钻孔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坚硬的石块,高压水水流无法将石块冲走时,第二滑块(130)被压缩至内部,第二滑动伸缩杆(129)推动第三滑块(126)滑动,第三滑动槽(128)内的液压油被推至第一滑动伸缩底座(119)内部,将第三滑动伸缩杆(120)向下推动,破石锥(121)向下移动至密封环(123),此时破石锥一部分伸出振动桩(101),第一输液孔(208)内部完全密封;
第七步:随着内部的水压不断增大,推动第一滑块(111)滑动,第三输液槽(110)内部的液压油被推动至第五滑动槽(114),第一滑动伸缩杆(115)被推动使得偏心块(108)向下滑动,此时偏心块(108)在振动块(103)下表面的作用下开始不断垂直往复运动,使得破石锥(121)不断对石块进行碰撞破石,当偏心块(108)向下至指定位置时,第三输液槽(110)将通过水流,使得偏心块(108)停止移动,同时对振动块(103)进行降温,降噪,当石块破碎后,在弹簧作用下液压油退回,破石锥(121)回到初始位置,继续向下延伸;
第八步:当振动桩(101)完全向上提升出地面后,将制成一个完整的粒料桩,此时将支撑脚座(303)移动位置,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粒料桩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景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景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4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孔草坪砖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