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2295.6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信绍广;王嵩;李宁;王颖;王军昌;李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N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内衬 水泥砂浆 涂层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环(1)、销钉(2)、紧固螺栓(4)、第一紧固螺钉(3)、第二紧固螺钉(7)、两个水泥模具(5)和底板(6);所述水泥模具(5)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水泥模具(5)的侧壁设有螺栓孔及定位销孔,顶部设有螺钉孔及定位销孔,底部设有螺钉孔,两个所述水泥模具(5)相盖合、内部形成圆形空腔;所述紧固螺栓(4)穿置在水泥模具(5)侧壁的螺栓孔内;所述底板(6)借助第二紧固螺钉(7)固定在水泥模具(5)底部,所述收纳环(1)借助销钉(2)和第一紧固螺钉(3)固定在水泥模具(5)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泥模具(5)的侧壁中间穿置有定位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上设有定位凹坑,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圆形芯棒(9),所述圆形芯棒(9)底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圆形芯棒(9)位于两个所述水泥模具(5)形成的圆形空腔内,所述圆形芯棒(9)的定位凸起与底板(6)的定位凹坑相卡合。
4.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脱模剂均匀涂刷到两个水泥模具(5)的内表面、收纳环(1)及底板(6)的内表面上,脱模剂干燥后将两个水泥模具(5)利用紧固螺栓(4)及定位销8定位并固定再一起,然后将底板(6)利用第二紧固螺钉(7)固定到已组装的两个水泥模具(5)的底部;
B、将A步骤组装后的水泥模具(5)带(6)底板的组合装置竖直放置到表面平整的工作台上,且底板(6)一侧位于下方;可选步骤将圆形芯棒(9)的定位凸起与底板(6)的定位凹坑相卡合形成管状空腔;
C、将灌浆料加水搅拌均匀后立即从水泥模具(5)上方灌入,灌浆料与水泥模具(5)上沿齐平,可用刮板、小刀等工具刮平;
D、当灌浆料固化成型后,如果在步骤B过程中放入了圆形芯棒(9)则在次步骤将圆形芯棒(9)取出,然后将收纳环(1)安装到组装好的水泥模具(5)上,并用销钉(2)和第一紧固螺钉(3)进行定位固定,得到组装模具;
E、将上述组装模具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至要求龄期,然后水浴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利用深度千分尺测定3天或7天或6小时后的组装模具内收纳环(1)的深度读数,在收纳环(1)中均匀测定6个深度读数C1、C2、C3、C4、C5、C6;利用下列公式计算水泥砂浆的膨胀率;
S={[H1-(C1+C2+C3+C4+C5+C6)/6]}/(ΔT*H2);
S―水泥砂浆膨胀率或者收缩率;
H1―收纳环的高度;
ΔT―温度差异,当检测温度和养护温度一样时,ΔT=1,否则ΔT=T-20,
T为检测时的温度;
H2―水泥模具的高度;
当S为正值时,计算结果为水泥砂浆的膨胀率,当S为负值时,计算结果为水泥砂浆的收缩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骤中保湿养护的条件为在恒温20±2℃,恒湿60±2%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工作台的水平度不超过0.0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道内衬或外涂水泥砂浆涂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将灌浆料从水泥模具(5)上方灌入时,当灌到1/4高度时,用捣板在已灌入灌浆料的圆周方向进行插捣6次,中间部位插捣6次;灌到1/2和3/4高度时,与前面相同再做插捣,排出气体捣固紧实;最后一层灌浆料分3次灌至上侧溢出灌浆料为止,并进行6次以上捣固;用平直小刀抹成平面,去掉多余的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2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