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自动可视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2410.X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9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用;宋炎侃;王祥;万会江;李庆生;于智同;吴鹏;马覃峰;颜霞;李震;杨禾;仇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8;G06F16/904;G06F16/9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网络 电磁 仿真 模型 自动 可视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自动可视化方法,包括,根据电气网络的原始数据构建设备信息连接关系表;利用所述信息连接关系表,基于邻接矩阵和深度优先搜索的母线拓扑分析策略构建节点拓扑模型;利用所述信息连接关系表将各个独立节点连通,自动建立主拓扑模型;利用所述信息连接关系表向所述主拓扑模型中添加节点和支路,形成电气网络的无向图模型;根据设备电压等级对所述无向图模型分层,得到对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拓扑结构的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将同层的电气设备之间通过线路和断路器相连,不同层的电气设备之间通过变压器相连,可以对任意电气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层展示,满足可视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网络自动可视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自动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类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中,拓扑分析是其他高级分析功能的基础,计算机/通讯设备硬件性能的飞速提升及成熟软件构件技术带来的系统开发成本的下降,使得构建具有数字化数据采集、收发能力的智能设备及自动化仪表的成本得以迅速地降低。
在终端智能仪表及低成本/高带宽的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支撑下,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顺应智能电网建设的潮流,将越来越多的新建及改造配网自动化系统纳入各级SCADA系统中进行监控,进而使得整个城乡配网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在各级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监控端后台系统所执行的功能中,无论是馈线自动化、配电网优化运行、配网负荷优化、配电图资系统(AM/FM/GIS)还是自动/人工线路故障分析,都对配线网络的实时可视化显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支持被逐步引入到配网拓扑分析中来,主流的配网线路的拓扑分析系统已经能够与Arc/Info/MapInfo进行无缝集成,图元定义也基本实现了对象化,系统的通用性及软件界面的友好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对于配网线路的拓扑分析及实时状态刷新(拓扑着色)成为上述各相关技术的重要基础。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法对任意电气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层展示,无法满足可视化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根据电气网络的原始数据构建设备信息连接关系表;利用所述信息连接关系表,基于邻接矩阵和深度优先搜索的母线拓扑分析策略构建节点拓扑模型;利用所述信息连接关系表将各个独立节点连通,自动建立主拓扑模型;利用所述信息连接关系表向所述主拓扑模型中添加节点和支路,形成电气网络的无向图模型;根据设备电压等级对所述无向图模型分层,得到对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拓扑结构的可视化展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自动可视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设备信息连接关系表包括,母线、断路器、传输线、变压器、发电机、负荷和无功补偿装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自动可视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构建所述无向图模型包括,数据转换、所述节点拓扑模型构建、所述主拓扑模型构建、添加支路,生成所述无向图模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气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自动可视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包括,将设备参数和引脚信息的原始数据整理为特定格式的表格数据,生成所述设备信息连接关系表;所述设备信息连接关系表存储基于电气设备的标签、电压等级、详细参数和引脚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