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顶煤控制的矫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2537.1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友;冯化一;陈曦;张楠;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2 | 分类号: | E21D23/12;E21C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安卫静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顶煤 控制 矫正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顶煤控制的矫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包括:当放顶煤支架在执行当前放顶煤操作时,获取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理论值和当前实际测量值;基于理论值和当前实际测量值,利用预先训练好的PID控制模型对理论值进行矫正,得到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矫正理论值;基于矫正理论值,执行下一次放顶煤操作。本发明的方法在实际放顶煤的过程中,能够使放顶煤支架按照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理论值进行放顶煤,即放顶煤支架确实能够达到理想的放顶煤操作参数(即达到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理论值),精度高,提升了放顶煤的准确性和放顶煤效率,缓解了现有的放顶煤控制方法精度差所导致的放顶煤准确性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放顶煤控制的矫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综采放煤的方式是人工开启闸板进行放煤,通过人眼观察放煤过程中的夹矸量间接判断放煤是否完成,当夹矸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关闭闸门停止放煤,完成一次单闸板的放煤过程。然而随着采煤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综采放煤作业正在被智能控制技术所代替,通过图像、距离传感器、雷达等设备对煤层参数的测量,往往可以实现放顶煤操作参数的计算(例如,可以计算得到闸门开合角度和插板伸缩距离),进而根据计算得到的上述放顶煤操作参数执行放顶煤的操作,但是由于煤层重量、设备精度等影响,在实际放顶煤过程中,放顶煤支架在根据上述放顶煤操作参数进行放顶煤时,往往不能达到上述理想的放顶煤操作参数(即实际的闸门开合角度和实际的插板伸缩距离并没有达到上述计算得到的值),或者不能始终保持最优的放顶煤操作参数,从而对放顶煤过程造成误差。
综上,现有的放顶煤控制方法精度差,从而使得放顶煤的准确性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顶煤控制的矫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缓解现有的放顶煤控制方法精度差所导致的放顶煤准确性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顶煤控制的矫正方法,包括:
当放顶煤支架在执行当前放顶煤操作时,获取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理论值和当前实际测量值;
基于所述理论值和所述当前实际测量值,利用预先训练好的PID控制模型对所述理论值进行矫正,得到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矫正理论值;
基于所述矫正理论值,执行下一次放顶煤操作。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理论值和所述当前实际测量值,利用预先训练好的PID控制模型对所述理论值进行矫正,包括:
将所述理论值输入至所述PID控制模型,并将所述当前实际测量值作为反馈信号输入至所述PID控制模型,输出得到所述矫正理论值。
进一步的,所述理论值包括:所述放顶煤支架的闸板开合角度的理论值和所述放顶煤支架的插板伸缩距离的理论值;所述当前实际测量值包括:闸板开合角度的当前实际测量值和插板伸缩距离的当前实际测量值。
进一步的,获取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理论值和当前实际测量值,包括:
获取放顶煤参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理论值;
获取安装于所述放顶煤支架上的角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闸板开合角度的当前实际测量值,并获取安装于所述放顶煤支架上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插板伸缩距离的当前实际测量值。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放顶煤支架的闸板与顶梁的交点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放顶煤支架的闸板内,且与所述插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PID控制模型包括:比例单元、积分单元和微分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放顶煤控制的矫正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放顶煤支架在执行当前放顶煤操作时,获取放顶煤操作参数的理论值和当前实际测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