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虚拟私有云之间网络互通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2733.9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良;孔维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41 | 分类号: | H04L12/741;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杨帆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私有 之间 网络 互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虚拟私有云之间网络互通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云平台创建多个虚拟私有云,并在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中分别创建网络;创建共享网络,并将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路由器连接到所述共享网络上;根据路由器连接所述共享网络的接口IP地址设置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静态路由表;以及根据所述静态路由表对所述虚拟私有云中的报文进行转发。本发明通过共享网络和静态路由表实现了云平台中多个虚拟私有云之间的网络互通,增强了云平台的功能完整性和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云平台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使虚拟私有云之间网络互通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云计算平台中,VPC(Virtual Private Cloud,虚拟私有云)是一个逻辑概念,是用户隔离且私有的网络资源。用户可以在云计算平台中创建自己的VPC,然后在VPC内创建网络、路由器等资源。不同用户的VPC之间是网络隔离的,也就是不同用户的VPC内的网络是不通的,无法互相访问。如图1所示,net1(网络1)和net2(网络2)在两个VPC中,它们是无法连通的(图中的Router是指路由器,vm是指云主机)。但是有一些特殊需求,需要连通两个VPC内的网络。
目前业界有方案实现VPC之间的网络互通,不过方案比较复杂,会用到VPN、路由器的边界网关等组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虚拟私有云之间网络互通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共享网络和静态路由表实现了云平台中多个虚拟私有云之间的网络互通,方案简洁,功能稳定,增强了云平台的功能完整性和产品竞争力。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虚拟私有云之间网络互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云平台创建多个虚拟私有云,并在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中分别创建网络;创建共享网络,并将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路由器连接到所述共享网络上;根据路由器连接所述共享网络的接口IP地址设置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静态路由表;以及根据所述静态路由表对所述虚拟私有云中的报文进行转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路由器连接所述共享网络的接口IP地址设置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静态路由表包括:确定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目标虚拟私有云,并将所述静态路由表的目的网段设置成所述目标虚拟私有云的网络地址;以及将所述静态路由表的下一跳地址设置为所述目标虚拟私有云的路由器连接所述共享网络的接口IP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目标虚拟私有云包括:根据所述虚拟私有云的报文分发的对象确定目标虚拟私有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中分别创建网络包括:在单个所述虚拟私有云中创建多个网络,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连接到所述虚拟私有云中的路由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虚拟私有云之间网络互通的系统,包括:第一创建模块,配置用于在云平台创建多个虚拟私有云,并在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中分别创建网络;第二创建模块,配置用于创建共享网络,并将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路由器连接到所述共享网络上;静态路由表模块,配置用于根据路由器连接所述共享网络的接口IP地址设置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静态路由表;以及传输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所述静态路由表对所述虚拟私有云中的报文进行转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态路由表模块配置用于:确定每个所述虚拟私有云的目标虚拟私有云,并将所述静态路由表的目的网段设置成所述目标虚拟私有云的网络地址;以及将所述静态路由表的下一跳地址设置为所述目标虚拟私有云的路由器连接所述共享网络的接口IP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态路由表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所述虚拟私有云的报文分发的对象确定目标虚拟私有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创建模块配置用于:在单个所述虚拟私有云中创建多个网络,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连接到所述虚拟私有云中的路由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