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电缆接线结构及电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2783.7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2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河;李伟;戚振华;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H01R13/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接线 结构 制作方法 电梯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电缆接线结构及电梯系统,该电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待连接电缆端部裸露的导体与电路板焊接连接,以实现多条所述电缆之间的电路连接,注塑所述电路板、所述电缆端部的至少部分绝缘层以使得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待连接电缆形成一体件,采用该制作方法的电缆接线结构抗拉强度得到保证,还可起到防水作用,电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效率高、电缆接线结构可靠性能强,而且避免了现有电缆接线结构制作过程中打弯捆扎造成的导线浪费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电缆接线结构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以电梯行业为例,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井道电缆是各种井道呼梯信息、安全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现有技术中每层电梯处的外呼通讯电缆接线部分都是通过外呼分支与主干线的电气连接形成回路从而达到控制和传输信息的目的。目前电梯行业的井道线缆接线,尤其是每层分支处的接线,例如:电梯通讯电缆的分支线、电梯两芯门锁电缆的分支线还是完全依靠人工来接线。图1为现有电缆接线结构中分支线缆与主干线缆连接的工艺流程示意图,请参阅图1,以现有电梯通讯四芯双绞线的分支处接线为例,每个电梯通讯四芯双绞线的分支接线工序多达9个,需要的人工时间大概在2.5分钟左右,对于大批量生产,假定每天需要1500个电梯通讯四芯双绞线的分支,按每个接线包2.5分钟计算,完成1500个则需要3750分钟,相当于62.5小时,每天需要8--9个人的工作量。图2为现有电缆接线结构中分支线缆与主干线缆连接处的弯折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在电缆分支线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分支处接线点处受力,还需要将导线打弯扎好,此工艺使得实际每个接头还要至少15cm的线长被浪费,以每天生产1500个为例,每天浪费的导线长至少225米,一年浪费的导线长度数字惊人。而且线束在制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接线的现象,在后期检测时存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同样的接线问题在扶梯电缆分支、其他行业的电缆分支连接上也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电缆接线结构及电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接线结构制作效率低、导线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连接电缆端部裸露的导体与电路板焊接连接,以实现多条所述电缆之间的电路连接;
注塑所述电路板、所述电缆端部的至少部分绝缘层以使得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待连接电缆形成一体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待连接电缆端部裸露的导体与电路板焊接连接,以实现多条所述电缆之间的电路连接之前,还包括:在电路板上形成预设线路图案以及焊盘;
所述注塑所述电路板、所述电缆端部的至少部分绝缘层以使得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待连接电缆形成一体件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电缆与所述电路板焊接连接的焊接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每条所述待连接电缆均具有多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所述电路板上具有与待连接导线对应的多个焊盘,所述焊盘上具有第一预设标记,所述导线上具有第二预设标记;将待连接电缆端部裸露的导体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时,所述第一预设标记与所述第二预设标记相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记和所述第二预设标记均为颜色标识;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标记和所述第二预设标记均为数字标识;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标记和所述第二预设标记均为图案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焊盘为方形焊盘,所述焊盘的宽度是导体直径的0.3-3倍,所述焊盘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裸露的所述导体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