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RS的无线供能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2801.1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0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赛;肖素杰;刘家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H04W52/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rs 无线 反向 散射 通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IRS的无线供能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基于IRS的无线供能反向散射通信网络模型:当天线AP发送承载信息的信号给单天线主用户PU时,一部分无线信号能量被反射单元IRS接收到,该能量能够保存到能量存储器或用于反向散射通信,将IRS在一个时间块的运行,建模为一个简单的两阶段过程;
2)表述反向散射通信吞吐量优化问题:以单位带宽的反向散射通信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以AP和IRS处的波束成形以及两阶段过程的时间分配为优化变量,对优化问题进行表述;
3)求解反向散射通信吞吐量优化问题和算法复杂性分析:通过将优化问题分解成两个易于解决的优化问题,进而问题通过调用SDR、AO和高斯随机方法完成求解,随后,对求解方案进行了复杂度分析;
4)仿真验证:使用数值仿真对提出的仿真进行验证,通过对比最大比传输、随机相位、随机时间和有源天线方案,证实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通信性能增益;
在第一阶段,PU处和SU处的信干噪比SINR由下式表示
其中P是AP的发射功率,是AP到PU的信道增益,是AP到SU的信道增益,w1是第一阶段用于的信号的波束成形,和分别是PU处和SU处的高斯白噪声的方差;假定IRS处所收集的能量总和正比于接收信号的功率,即如下列关系式所示
E=η(1-t)P||Hw1||2,
其中是AP到IRS的信道增益,η是IRS的能量收集效率;
在第二阶段,环境无线信号s到达IRS时被调制成新的信号并被反向散射,本阶段PU处和SU处接收的信号s的表达式由下式表示
其中w2是第二阶段AP的波束成形,和分别是PU和SU处的高斯白噪声,和分别是从AP到PU的和从AP到SU的信道增益,Ψ=ΘΞ由反射系数矩阵Θ与调制矩阵Ξ决定;令其中l∈L={1,2,...,L}且αl=[0,2π]分别指IRS第l个反射单元的振幅和相位;推导出以下表达式
本阶段PU处和SU处的SINR由下式表示
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所收集能量,满足能量约束η(1-t)P||Hw1||2≥tLμ,其中μ指反射元素单元的功耗;
联合优化AP和IRS处的波束成形以及两阶段过程的时间分配;该优化问题可表示为(P1)
s.t.η(1-t)P||Hw1||2≥tLμ, (1)
其中Γp指PU处要求的SINR最小值,Θl,l指Θ的第l个对角元素;假定AP和IRS之间的信息交换足够顺畅,联合优化参数w1、w2、Θ和t使单位带宽的反向散射通信吞吐量最大化;
将问题P1分解为两个更便于解决的优化问题,即反向散射通信速率最大化和参数t和w1的最优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RS的无线供能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供能反向散射通信网络模型包括一个N根天线的AP、一个单天线主用户PU、一个单天线次级用户SU和一个具有L个反射单元的IR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IRS的无线供能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IRS在该时间块的运行可以建模为一个简单的两阶段过程,将该时间块分成前后两个时间段1-t和t;在第一时间段1-t内,IRS切换为能量收集模式,其接收的无线信号能量被收集并存储在其连接的能量存储器中;在第二时间段t内,先前存储的能量被用于维持IRS的反射元素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8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