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智能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3345.2 | 申请日: | 2021-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军;黄菁;叶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鑫宏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G17/08 | 分类号: | G04G17/08;G04G17/04;H04R1/10;G10L1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王成坤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蓝牙 耳机 语音 来源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设备保护壳,智能设备保护壳为空腔结构设置,智能设备保护壳的顶侧活动连接设有连接框,连接框的内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智能显示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内侧底部固定设有电路基板,电路基板的顶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设有蓄电池,智能设备保护壳的顶侧固定设有蓝牙耳机槽,蓝牙耳机槽的内侧固定设有充电座,充电座的一侧活动连接设有蓝牙耳机,该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智能穿戴设备,佩戴舒适度高,能源利用高,蓝牙耳机结合,使用蓝牙耳机方便,携带蓝牙耳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穿戴式智能设备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思想和雏形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出现,而具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形态的设备则于70-80年代出现,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
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虽然具有蓝牙模块,但是不能与蓝牙耳机进行结合,在使用蓝牙耳机的时候,需要外带,但是外带具有一定不变,使用不是很方便,智能穿戴设备的舒适度不高,能源利用不充分,不具备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智能穿戴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智能穿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识别蓝牙耳机语音来源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设备保护壳,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为空腔结构设置,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顶侧活动连接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智能显示屏,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内侧底部固定设有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的顶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设有蓄电池,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顶侧固定设有蓝牙耳机槽,所述蓝牙耳机槽的内侧固定设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的一侧活动连接设有蓝牙耳机。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固定设有翻转连接槽,所述翻转连接槽的内侧转动连接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连接块,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设有导向插槽,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位于导向插槽的内侧,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底部固定设有导向夹紧槽,所述导向夹紧槽的内侧固定设有若干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侧固定设有卡块,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内侧且与导向夹紧槽相对的位置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侧固定设有若干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顶侧固定设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的顶侧与卡块的底侧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设有表带钢针,所述表带钢针的外侧转动套接设有表带。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底侧固定连接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呈贯穿型网状镂空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顶侧固定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设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框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顶侧固定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及信号灯,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设有充电口,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信号灯及充电口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一种蓝牙耳机语音来源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模块、供电模块、语音来源自动识别模块、第一蓝牙接收模块、第二蓝牙接收模块、手机电话语音识别模块、手机APP语音识别模块、红色灯光闪烁模块、绿色灯光闪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鑫宏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鑫宏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3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