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及机组启停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4377.4 | 申请日: | 202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少群;刘智煖;赖晓文;郑陈达;郑旭冬;翁桂萍;黄金富;刘冲;程鑫;陈绍君;赖永生;李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特性 区域 电量 传输 可行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启停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计算方法。基于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机组组合约束,提出基于枚举新能源极端出力场景和机组启停状态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计算方法,以获得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离散运行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进而,针对全枚举产生的负担,从缩减机组启停状态和新能源极端场景两方面,通过部分枚举思想,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离散运行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的快速计算方法,以此来减少其较大的计算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领域,特别是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启停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单一区域电网已难以实现源-荷平衡。为实现电力资源的广域优化配置,互联电网通过联络线实现功率传输,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在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背景下,随着复奉、锦苏等特高压跨区域直流工程的相继投入,我国跨区电力资源交换不断增强。跨区电力资源交换需以保证区域内电网运行安全为基本前提,但现有方法难以满足精准描绘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的工业要求:1)考虑以机组组合约束为表征的启停特性;2)计及以区间数形式表征的新能源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启停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计算方法,从而可在现有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中,充分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启停特性,从而提升区域电力传输可行域刻画精度。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启停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某区域电网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机组组合约束模型;
步骤S2:基于步骤S1所建立模型,采用全枚举法确定计及不确定性及启停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
步骤S3:若步骤S2中全枚举计算存在计算负担,无法满足可行域计算速度需求,则基于部分枚举法确定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及机组启停特性的区域电量传输可行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内容为:
考虑联络线全天电量即为第j个节点的联络线电量,建立某区域电网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机组组合约束包括系统约束、联络线约束、单机约束、不确定性的区间表征;所建立上述约束即为数学公式描绘区域电网的运行需求,即为约束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约束包括:
a.功率平衡约束
式中:pG,t、pB,t、pD,t和pR,t为时刻的机组出力、联络线功率、负荷和新能源出力;和分别为pG,t、pB,t、pD,t和pR,t维度相匹配的元素均为1的列向量的转置;T为调度时段集合;
b.线路潮流约束
式中:S为转移分布因子矩阵;AG、AB、AD和AR分别为pG,t、pB,t、pD,t和pR,t的节点关联矩阵;和
进一步地,所述联络线约束包括:
a.第b条联络线全天电量和各时段联络线功率的关系:
式中:B为边界联络线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