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距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4694.6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李文涛;陈晓峰;王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B5/02;G01B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距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距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待测零件上平行间隔设置的基准端面和测量端面之间的待测间距,包括:支座总成、安装于支座总成上的测量表件、测量杠杆、对表件。支座总成用于在测量过程中定位支撑在基准端面和测量端面之间的安装支撑面上,且支座总成的第一端设有与基准端面顶抵限位的限位端面。测量杠杆转动支设于支座总成的第二端,包括呈夹角布设的顶抵支杆和测量支杆,测量支杆用于与测量端面顶抵时,使顶抵支杆与测量表件的表头顶抵。对表件使测量表件测取其上基准间距L后对表调零,进而使待测零件的待测间距与基准间距L的差值通过测量表件显示。本发明的间距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测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度测量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间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测量说明书附图1所示轴承座零件为例,目前,测量该轴承座高度尺寸86.75(0,-0.05)的方法是:卡尺测量、测高仪测量、三坐标计量。
1)卡尺测量:可利用通用卡尺测量深度部分结构直接测量该尺寸,但卡尺精度较低,一般测量误差达0.02mm,影响零件尺寸测量精度;另外,使用通用卡尺测量时,由于卡尺结构,测量时卡尺无法很好地支靠在被测尺寸的两个基准面上,故会进一步扩大测量误差。
2)测高仪测量:采用测高仪测量,测量简单,测量精度高,但在加工过程阶段测量不方便,需要多次装拆零件,影响零件加工尺寸精度的保证,从而影响生产进度。
3)三坐标计量:采用三坐标计量,耗时较长,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测量,零件批量生产后计量工作量太大,且在加工过程不方便,需要多次装拆零件,影响零件加工尺寸精度的保证,从而影响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距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测量方式存在的测量精度低、测量过程中需要多次装拆零件、影响零件加工进度及测量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距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待测零件上平行间隔设置的基准端面和测量端面之间的待测间距,间距测量装置包括:支座总成、安装于支座总成上的测量表件、测量杠杆、及对表件;支座总成用于在测量过程中定位支撑在基准端面和测量端面之间的安装支撑面上,且支座总成的第一端设有用于与基准端面顶抵限位的限位端面;测量杠杆转动支设于支座总成的第二端,包括呈夹角布设的顶抵支杆和测量支杆,测量支杆用于与测量端面顶抵时,使顶抵支杆与测量表件的表头顶抵;对表件用于使测量表件测取其上基准间距L后对表调零,进而使待测零件的待测间距与基准间距L的差值通过测量表件显示。
进一步地,支座总成包括定位支座、限位挡板、及安装支座;定位支座的底面设有内凹的定位卡槽,定位卡槽的两个侧壁分别连通定位支座的两个端面,且定位支座通过定位卡槽卡装支撑于安装支撑面上;限位挡板固定连接于定位支座的第一端面上,且限位挡板朝向定位卡槽的内侧壁形成限位端面;安装支座可拆卸式连接于定位支座的顶部,测量表件和测量支杆分别装设于安装支座上。
进一步地,安装支座的顶端设有沿竖向贯穿安装支座的安装通道;测量表件包括测量表、用于固定测量表的紧固件、及施力弹簧;测量表的表盘位于安装支座外,测量表的测量杆装入安装通道中,且通过紧固件将测量表固定于安装通道中;施力弹簧位于安装通道中且套设于测量杆的外圆上,以用于与顶抵支杆顶抵后施加顶抵支杆自主旋转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安装通道包括沿轴向相连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二通道的内径,以在两者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测量表的测量杆向下穿过第一通道后伸入第二通道中;施力弹簧沿安装通道的长度方向装设于安装通道中,且施力弹簧的外径与第一通道的内径配合设置,并施力弹簧卡设于限位台阶上。
进一步地,安装支座的外伸端设有内凹且连通安装通道的内延通道;测量杠杆转动支设于安装支座的外伸端上,且测量支杆位于定位支座的第一端外,顶抵支杆由安装支座的外伸端伸入内延通道后与施力弹簧和测量杆的表头顶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