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在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5030.1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垒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公路 桥梁 桥面 施加 预应力 加固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在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涉及加固结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在使用时,由于车辆行驶及风力会使加固结构摆动或震动,导致安装钢梁和支撑座发生松动,同时其连接结构复杂,加固结构安装使用操作比较麻烦,人工组装效率较低,而且通常使用钢材进行加固,不利于环保节材,并且其加固长度不易调节,无法根据不同宽度的桥体加固使用的问题,包括桥板结构层;所述桥板结构层底端设有加固梁板,且加固梁板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加固梁板下方设有三处碳纤维板。本发明中滑块能够在安装轨内进行位置调节,利用限位孔和限位螺栓进行定位,因此满足不同桥梁的加固使用,结构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固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在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通行量日益加大以及公路桥梁使用寿命过长,公路桥梁必须进行加固以确保交通安全。对原有桥梁进行加固补强、改造翻新,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其使用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
例如申请号:CN202010233933.0的发明涉及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及方法,包括板体结构层,所述板体结构层上设置有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所述板体沥青层与铺装层两端的锚固区上分别设置有开槽,位于两开槽内设置有经张拉机构实现板体结构层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锚固组件。其中加固方法包括对板体锚固区上方的沥青层与铺装层开槽至结构层,在板体上的两端设置锚固,放置垫板及锚具,在垫板下结构层开设通向板底的45°斜孔;转向器设置在板底斜孔转向处;钢绞线两端分别通过转向器穿过两斜孔与锚具固定连接;钢绞线与锚具连接之后,对钢绞线两端进行张拉。该加固结构及方法可以解决常规体外预应力无法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加固的问题。
现有的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在使用时,由于车辆行驶及风力会使加固结构摆动或震动,导致安装钢梁和支撑座发生松动,影响加固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其连接结构复杂,加固结构安装使用操作比较麻烦,人工组装效率较低,而且通常使用钢材进行加固,不利于环保节材,并且其加固长度不易调节,无法根据不同宽度的桥体加固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在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在使用时,由于车辆行驶及风力会使加固结构摆动或震动,导致安装钢梁和支撑座发生松动,影响加固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其连接结构复杂,加固结构安装使用操作比较麻烦,人工组装效率较低,而且通常使用钢材进行加固,不利于环保节材,并且其加固长度不易调节,无法根据不同宽度的桥体加固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在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在公路桥梁桥面层施加预应力的加固结构,包括桥板结构层;所述桥板结构层底端设有加固梁板,且加固梁板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加固梁板下方设有三处碳纤维板,且三处碳纤维板呈平行方式分布,并且碳纤维板两端通过安装轨与加固梁板相连接;所述支撑座为U型结构,且支撑座U型架内设有安装钢梁,安装钢梁上设有两处支撑架,且两处支撑架呈对称方式分布,并且支撑架顶端通过对接钢筋与加固梁板相连接;所述安装钢梁上设有两处支撑组件,且两处支撑组件呈对称方式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梁板包括第一插孔,加固梁板底部开设有八处第一插孔,且八处第一插孔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并且第一插孔与对接钢筋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安装槽和通槽,支撑座内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为U型凹槽结构,且安装钢梁通过安装槽与支撑座相卡接,支撑座开设有三处通槽,且三处碳纤维板均滑动贯穿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钢梁包括连接杆、支撑杆和固定杆,安装钢梁两处竖杆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两侧设有支撑杆,连接杆两侧设有固定杆,且两处固定杆通过支撑杆与连接杆相连接,并且固定杆与两处支撑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垒,未经曾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