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愈合伤口的抑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5479.8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军;潘立成;陆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懿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01 | 分类号: | A61K38/01;A61P17/02;A61P7/04;A61P37/04;A61P31/04;A61P31/12;A61P29/00;A61K31/7048;A61K36/739;A61K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愈合 伤口 抑菌剂 | ||
一种快速愈合伤口的抑菌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沙棘肽9‑11份,蜈蚣肽19‑21份,黄芪甲苷19‑21份,黄芩素18‑22份,黄连肽15‑16份,大黄肽14‑16份,黄柏肽13‑15份,地榆炭18‑22份,乳香肽15‑16份,没药肽13‑17份,艾叶肽13‑17份。所述各种成分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用酶解的方法分别从相应的中药中提取的以肽的形式存在的化合物。肽是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其构成分子非常细微,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本发明所产生的抑菌剂,富含中药酶解小分子活性肽,比传统中药吸收快、疗效高,功效增大数十倍。其使用广泛方便,作用快速明显,可以快速愈合任何伤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可以快速愈合伤口的抑菌剂。
背景技术
伤口,一般是指外伤破裂的地方或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损害正常组织的炎症伤口或者血栓导致局部炎症损伤,泛指皮肤、粘膜、肌肉、内脏、骨骼等伤口而言。创伤是现代生活非常普遍的问题,最常见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战争和日常生活的刀伤、烫伤、摔伤和褥疮等。各种伤口的感染是临床上外科、妇科和肛肠科等非常常见的疾病。
目前,对外伤的伤口西医治疗是采用灭菌消毒、清除异物、用抗生素、抗病毒、破伤风注射剂防止感染,麻醉后手工缝合伤口,出血严重需要止血药,最后多次换药包扎、拆线,如留下严重疤痕,还要整形疤痕,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庞大的医疗费用。传统中医的各种外用制剂,可以止血、消肿、抗炎促进愈合,大多数采用的药材部分有马钱子、木鳖子、章丹毒性很大,很多药材重金属、化肥、农药污染,目前虽然有中药快速愈合的膏药,但是由于受原材料的限制,无法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临床上没有全面替代抗生素、抗病毒药、激素、破伤风、止血药、麻醉药的抑菌剂,特别是病毒、细菌混合感染耐抗生素的化脓性伤口使用该抑菌剂获得24小时明显愈合的疗效。
鉴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可以快速愈合伤口的抑菌剂,克服现有技术和药品的缺陷,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患者痛苦和节约医疗资源。特别是交通事故、老年人褥疮、战争、自然灾难非常时期,减少伤口感染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中药酶解小分子活性肽,大规模生产(因原材料易得)一种快速愈合伤口的抑菌剂。该抑菌剂没有毒性,使用简单快速,对伤口愈合可免除抗生素、破伤风、止血药、麻醉药、甚至碘酒、酒精、双氧水、生理盐水的使用,直接用30-40度温开水清洗伤口,再用未消毒敷料包扎涂了本发明抑菌剂的伤口,马上就可以止血、止痛、消炎、去腐、生肌,在24小时内可见伤口开始愈合,浅的伤口3-7天左右完全愈合基本没有疤痕。特别是为中医针刺后外用该产品,可以快速调整人体五脏六腑和免疫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快速愈合伤口的抑菌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沙棘肽9-11份,蜈蚣肽19-21份,黄芪甲苷19-21份,黄芩素18-22份,黄连肽15-16份,大黄肽14-16份,黄柏肽13-15份,地榆炭18-22份,乳香肽15-16份,没药肽13-17份,艾叶肽13-17份。
所述沙棘肽、蜈蚣肽、黄连肽、大黄肽、黄柏肽、乳香肽、没药肽、艾叶肽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用酶解的方法分别从中药沙棘、蜈蚣、黄连、大黄、黄柏、乳香、没药、艾叶中提取的以肽的形式存在的化合物。
肽是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其构成分子非常细微,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小分子活性肽是细胞合成物,是细胞的材料,能保障细胞组成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强活性。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活性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就越强,疾病康复速度也就越快。
本发明所产生的抑菌剂,富含中药酶解小分子活性肽,比传统中药吸收快、疗效高,功效增大数十倍。能快速止血、止痛、抗破伤风、抗炎,主要是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快速愈合皮肤、粘膜、骨骼、内脏的损伤。
本发明中,各中药的功效和作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懿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懿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水深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纳米高效催化阻燃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