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传输装置与相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5845.X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杰;吴柏贤;陈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 | 分类号: | H04N21/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胡少青;许媛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输 装置 相关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与相关方法,该信号传输装置包含:一第一主信号转换电路以及至少一第一从信号转换电路。该第一主信号转换电路用以自一数据产生单元接收一输出数据的一第一部分数据,并且转换为对应的一第一传输信号,以及输出一第一同步信号。该至少一第一从信号转换电路用以自该数据产生单元接收对应于该输出数据的至少一第二部分数据,并转换为对应的至少一第二传输信号。其中,该至少一第一从信号转换电路根据该第一同步信号来控制该至少一第二传输信号的时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显示系统,尤指一种用于显示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装置与相关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系统中,一般通过水平同步信号(Horizontal Sync,H-sync)以及垂直同步信号(Vertical Sync,V-sync)来实现电路间的时序对齐。通常图像产生器会在传送完图像中的一行(row)的像素数据时,发出H-sync信号,而在传送完一整张(frame)图像的像素数据时,发出V-sync信号,显示面板驱动器可以根据这些同步信号来控制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在高分辨率与高颜色深度的显示系统中,为了满足传输速度,一张图像的像素数据会通过多组传送/接收电路,从图像产生器传送至显示面板驱动器,而每一组传送/接收电路之间可能会存在时序不同步的问题,因此显示面板驱动器需要设置帧缓存器(Frame Buffer)来缓存像素资料,在时序对齐后,才对显示面板进行驱动。然而,在某些情形中,信号传输接口对H-sync信号的时序有特殊要求,从而导致V-sync信号的时序有所飘移。因此,帧缓存器必须具备一定的容量,从而避免溢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有效降低帧缓存器大小的信号传输架构。本发明的显示系统在图像产生端设置有多组信号转换电路,图像将通过这些信号转换电路提供的不同信道来传送,从而提供给显示面板端。本发明将多个信号转换电路中的一者配置为主装置,其余配置为从装置。主装置会发出一个同步信号,使得其余的从装置可与主装置先进行时序对齐。由于传送端的同步由主装置所主导,因此可以避免主装置的信号时序落后于从装置的信号时序。如此一来,便缩小了主从装置之间的时序误差范围,减少对于帧缓存器的容量需求,继而降低显示系统的成本以及部分电路(如显示面板驱动器)的尺寸。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含:一第一主信号转换电路以及至少一第一从信号转换电路。该第一主信号转换电路用以自一数据产生单元接收一输出数据的一第一部分数据,并转换为对应的一第一传输信号,以及输出一第一同步信号。该至少一第一从信号转换电路用以自该数据产生单元接收对应于该输出数据的至少一第二部分数据,并转换为对应的至少一第二传输信号,其中该至少一第一从信号转换电路根据该第一同步信号来控制该至少一第二传输信号的时序。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包含:接收一输出数据的一第一部分数据,并转换为对应的一第一传输信号,以及输出一第一同步信号;接收对应于该输出数据的至少一第二部分数据,并转换为对应的至少一第二传输信号;以及根据该第一同步信号来控制该至少一第二传输信号的时序。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以及相关显示系统的架构图。
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传输装置内部的信号时序图。
图3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信号传输装置的架构图。
图4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内文中,描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阅读者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士将能理解,如何在缺少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或组件或材料等来实现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众所皆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不会被示出或详细描述,从而避免模糊本发明的核心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