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合型高阻隔瓶的智能化多角度刮口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5924.0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9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峰;卢珍礼;迟建强;姚杰;钟国刚;裘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20 | 分类号: | B24B9/20;B24B41/00;B24B41/06;B24B55/06;B24B47/08;B24B41/02;B24B45/00;B24B47/12;B24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型 阻隔 智能化 角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复合型高阻隔瓶的智能化多角度刮口系统及方法,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对称放置有放置柜,所述放置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放置柜的内腔对称活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清除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多角度打磨装置,所述输送机构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表面和放置柜的顶部之间对称设置有收集箱,本发明涉及高阻隔瓶技术领域。该基于复合型高阻隔瓶的智能化多角度刮口系统及方法,通过圆弧和垂直状两种一体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端口的打磨装置无法对垂直和弧形状的高阻隔瓶进行同时打磨,需要分开进行打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阻隔瓶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复合型高阻隔瓶的智能化多角度刮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阻隔瓶就是具有以下特性的瓶子,1、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是其他薄膜的3~5倍,耐折性好。2、耐油、耐脂肪、耐稀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3、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12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期使用可耐150℃高温,可耐-70℃低温,且高、低温时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很小。4、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既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能。5、透明度高,可阻挡紫外线,光泽性好,6、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
但现有的高阻隔瓶在生产中会有各种形状的高阻隔瓶,由于高阻隔瓶的各种形状,导致高阻隔瓶的端口有垂直和弧形状,造成现有端口的打磨装置无法对垂直和弧形状的高阻隔瓶进行同时打磨,需要分开进行打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复合型高阻隔瓶的智能化多角度刮口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端口的打磨装置无法对垂直和弧形状的高阻隔瓶进行同时打磨,需要分开进行打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复合型高阻隔瓶的智能化多角度刮口系统,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对称放置有放置柜,所述放置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放置柜的内腔对称活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多角度打磨装置,所述输送机构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表面和放置柜的顶部之间对称设置有收集箱。
所述多角度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圆板,所述空心圆板的内壁和轴承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空心圆板的表面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空心圆板的夹层设置有垂直打磨机构。
所述垂直打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和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均设置有磨片机构。
所述磨片机构包括子贴,所述子贴的表面粘黏连接有母贴,所述母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片。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通过销柱对称转动套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相对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弧形齿轮,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环和电动推杆,所述套环的内腔滑动套接有齿轮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套板。
优选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套管的内壁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且分别固定在空心圆板的内壁和轴承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锂材料、负极片和电池
- 下一篇: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