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内多气体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6845.1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江;董合费;邱浩;王生;赵子山;吴香华;林克慧;胡晓凡;范浙朝;朱婷婷;麻方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瓯江引水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气体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内多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于隧道外的操控室,设于隧道内的轨道和若干基站,所述操控室内设有相互连接的环境监控主机和LED显示屏,隧道的掌子面设有与环境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一多气体监测变送器,所述轨道上活动设置有与环境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二多气体监测变送器,所述轨道为纵向贯穿有方形通孔的长条形结构。该隧道内多气体监测系统能够监测隧道内多种气体浓度、能够移动监测、监测结果更加准确、结构稳定可靠且方便读取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安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多气体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隧道空间狭小,通风效果差,隧道中可能存在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会损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当这些气体浓度超出正常标准,工人还在继续施工,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因此我们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隧道内多气体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监测隧道内多种气体浓度、能够移动监测、监测结果更加准确、结构稳定可靠且方便读取数据的隧道内多气体监测系统。
为此,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隧道内多气体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于隧道外的操控室,设于隧道内的轨道和若干基站,所述操控室内设有相互连接的环境监控主机和LED显示屏,隧道的掌子面设有与环境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一多气体监测变送器,所述轨道上活动设置有与环境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二多气体监测变送器,所述轨道为纵向贯穿有方形通孔的长条形结构。
进一步的,轨道底面设有与方形通孔连通的开口,且轨道前后两端可拆卸设有可挡住方形通孔和开口两端的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下方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多气体监测变送器的第一防护盒,第一防护盒内设有伺服电机、电源和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PLC,伺服电机的转轴穿出第一防护盒且转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位于开口内,且第一轴承上设有伸入方形通孔内的支座,支座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轴承,两第二轴承通过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两端设有抵在方形通孔底面上的主动轮,所述转轴上端设有横向锥形齿轮,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横向锥形齿轮啮合的竖向锥形齿轮,所述支座下部两侧均设有多根连杆,连杆上转动设有导向轮,所述开口两侧的轨道上设有容导向轮活动的开口槽。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下端设有第一滑轮,轨道上活动设有支架,支架下端设有第一滑轮同一竖立面的第二滑轮,所述环境监控主机和第二多气体监测变送器之间的连接线从环境监控主机开始绕过第一滑轮然后绕过第二滑轮最后穿过第一防护盒与第二多气体监测变送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两侧均横向设有副轨,所述支架上部两侧设有位于副轨内的滚轮,支架一侧的滚轮由电机驱动,电机设于支架上,支架上还设有电源和用于控制电机的PLC。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的掌子面可拆卸设有放置第一多气体监测变送器的第二防护盒,隧道侧壁可拆卸设有放置基站的第三防护盒,所述第一防护盒、第二防护盒和第三防护盒均设有容连接线穿过的通孔,且第一防护盒底部设有若干对准第二多气体监测变送器的透气孔,第二防护盒底部设有若干对准第一多气体监测变送器的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多气体监测变送器和第二多气体监测变送器均包括可燃性气体传感器、硫化氢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氧气气体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通过网线和/或GPRS将环境监控主机得到的数据传输至监控软件平台和移动设备,所述监控软件平台和移动设备用于数据显示、数据储存和系统报警。
进一步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基站之间的间距为100-300m,隧道最内侧的所述基站离掌子面不少于200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瓯江引水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瓯江引水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6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