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7392.4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锋;帅希仁;王小燕;徐超;罗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3;E02D33/00;G06F119/14;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作为 支护 施工工艺 | ||
1.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土层数值模拟
1)构建土体本构模型
首先对拟建物的土体地层进行采集取样,并在PLAXIS2D/3D软件中输入土体地层采集数据以构建土体本构模型;
2)模拟初始应力场
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初始应力场,初始应力为基坑开挖前岩体中已经存在的地应力场;
3)实体单元模拟
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实体单元;
4)板单元模拟
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板单元,板单元由同一片面上的不同节点构成;
5)模拟开挖过程
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开挖过程,分步施工;
2、嵌岩桩承载力模拟
I)建立嵌岩桩承载力模型
以拟建物岩土工程勘察纲要为参考,综合考虑基坑工程周边情况,建立简化嵌岩桩承载力模型;
II)几何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以步骤I)所述嵌岩桩承载力模型为基础,取单根桩为参考,根据圣维南原理,建立几何模型,并设定边界条件与荷载:x、y方向被限制,z方向上自由,荷载在桩顶设向z负方向面荷载;
III)计算并分析模拟工况
在PLAXIS2D/3D软件中通过激活单元实现数值模拟后进行工况分析;
3、模拟并分析工程桩兼做支护桩对承载力影响的因素
再次建立几何模型并进行参数设置,几何模型参数与步骤II)相同,而后进行边界条件与荷载设置:对几何模型非基坑方向的两侧进行约束,使其在y方向固定,其他方向自由;
4、验证工程桩兼做支护桩的受力及位移
建立相邻的两根工程桩兼做支护桩时的验证模型,验证模型尺寸未发生变化与步骤3的几何模型相同,当两根相邻的工程桩兼做支护桩时,桩顶位移比单根桩时略微增大;
5、开挖土层基坑
根据步骤1模拟的土层数值,结合实测数据,对土层基坑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实时监测基坑中土层变化数据;
6、搭建基坑支护结构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搭建基坑支护结构;
7、设置工程桩作为支护桩
根据步骤2模拟的嵌岩桩承载力及步骤3分析所得的影响工程桩兼做支护桩对承载力的因素,在步骤6搭建的基坑支护结构中选定工程桩,并将选定的工程桩作为支护桩,同时选定的工程桩桩底、桩身垂直度应满足模拟数据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地应力场处在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实体单元采用6节点或15节点的三角形单元模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模拟分析时,首先建立土层初始阶段,并对土层周围施加约束,而后按照具体施工步骤,将各初始土层激活,再激活桩单元,之后进行下一步施加荷载所示,直至PLAXIS2D/3D软件显示土层将要崩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包括钻孔灌注桩、三重管高压旋喷桩、网喷放坡、钢管土钉墙,且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较大的区域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基坑外设截水沟,基坑内采用疏干井加集水井进行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73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