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7484.2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雷凯婷;杨柳;许富强;韩磊;陈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96;E01F9/615;E01F9/619;E01F9/68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城市 隧道 匝道 入口 区域 视线 诱导 系统 | ||
1.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匝道段的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以及设于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下方的普通逆反射交通标志(2),以及设于匝道区域的智能可变色环形轮廓带(3),以及设于匝道侧墙的腰带线(4)、诱导箭头(5)、反光条(6)和斜设立面标记(7),以及设于匝道洞口区域的车道指示板(8),以及设于入口匝道车道边缘线的连续突起路标(9),以及设于匝道下坡路段的振动减速标线(10),以及设于合流区鼻端的警示柱(11),以及设于加速车道的让行线(12)和左弯箭头(13),以及设于主路侧墙的腰带线(4),以及设于驶出段地面的车道指示箭头(14);
所述反光条(6)为双曲线结构,所述反光条(6)的厚度约3~5cm,所述反光条(6)的侧面贴有逆反射材料,并向车道行车方向倾斜10~15°,双曲线标准方程为当隧道高度为h,则a∈[0.2,0.24]h,b∈[0.3,0.4]h,逆行车方向倾斜15°~20°;
所述警示柱(11)为单叶双曲面结构,所述警示柱(11)上下两端向中部逐渐变细,并在中部形成箭头形状凸起,主体颜色为红色,相邻条纹分别贴有镜面反射材料、逆反射材料,箭头形状凸起贴有15~20cm黄色逆反射反光膜,背景贴镜面反射材料,设置于隧道合流区鼻端,高度沿行车方向呈1.8m、1.6m、1.4m、1.2m、1.0m渐变形式,设置间距3~5m,一字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设置于匝道下坡起点,所述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两侧的门架立柱为单叶双曲面形壳体,中部细,两头粗,其上层为可变信息板,下层为普通逆反射交通标志(2),用于体现隧道名称、限高、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变色环形轮廓带(3)设置于入口匝道区域,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顶端设有LED灯带,逆行车方向倾斜15°~20°,其设置间距为15~30m,可变颜色为红、黄、绿,所述智能可变色环形轮廓带(3)与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配合使用,当匝道关闭时,智能可变色环形轮廓带呈红色,同时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显示“匝道关闭,请绕行”,当隧道拥堵,智能可变色环形轮廓带呈黄色,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显示“隧道拥堵,请小心驾驶”,当隧道流量较小,智能可变色环形轮廓带呈绿色,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显示“隧道通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侧墙的腰带线(4)的颜色为绿色,在汇流段设置为间断的箭头形式,在汇流段前与驶出段均设置为连续的实线形式,所述匝道侧墙的腰带线(4)颜色为橙色,其上连续设置两个白色诱导箭头(5)组合图案,一个在匝道内侧间距3m设置,另一个在匝道外侧间距2.4m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设立面标记(7)设置于匝道侧壁路缘石下缘,标线为橙黑相间的倾斜线条,倾斜角度为60°~75°,线宽均为15cm,共设置四道为一组,匝道内侧间距1m设置一组,匝道外侧间距0.8m设置一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指示板(8)设置于匝道洞口区域顶端,距洞门5-10m处,所述突起路标(9)设置于匝道车道边缘线上,设置间距10~12m,所述振动减速标线(10)设置于引道下坡路段,突起部分高度为5~7mm,连续布设三道为一组,每组间距20~3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让行线(12)设置于加速车道中部与接近尾端的地面,由多个连续白色倒三角形组成,倒三角形底宽50~60cm,高100~120cm,设置间距30~50cm,所述左弯箭头(13)设置于让行线(12)后1~3m,所述车道指示箭头(14)设置于驶出段起点地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权和人因的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式可变信息板(1)、腰带线(4)、斜设立面标记(7)以及让行线(12)共同组成城市隧道匝道入口区域的路权信息,所述智能可变色环形轮廓带(3)与反光条(6)以及多闪现率多尺度的信息设置属于人因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74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