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秆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7536.6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张志萱;朱娜;林颖;马博;汪发红;刘玉娟;王梅节;王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38/02;C04B38/08;C04B1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省超 |
地址: | 810000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透水性 泡沫 麦秸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态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秆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比例:水泥10~35份、烧结矿渣粉8~16份,轻质回收碎骨料10~25份,发泡剂1~5份,水8~28份,仙人掌粘液20~55份,小麦秸秆粉末10~35份和光触媒剂10~30份。本发明通过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仙人掌粘液可以充分的对透水混凝土使用过程中进行初步的净化水质,并且成本较低,安全环保,仙人掌粘液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粘度;通过添加光触媒剂可以保证在制备后的混凝土路面产生较进行光触媒反应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利于机动车尾气的净化,也有助于周围植被以及居民的健康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秆混 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其建设的原则是在确保城市排水 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对城市的地面和基层采用透水铺装,能够自然打通地面上下水份的流通,存 储大量的雨水,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形成良好的水资源循环利用 系统。传统的透水铺装基层一般是采用级配碎石,其经碾压后作为排水层, 对自然砂石资源的需求较大,且施工中往往需要大型机械,加大了施工难 度。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微小、均质和封闭孔结构的轻质材料,在建筑 保温和节能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现有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第一、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增稠剂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会出现缓慢释 放影响周边居民以及植被的健康。
第二、现有技术中的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秆混凝土的不具有一定的净化 实质的功能导致进入地下管网的水质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秆混凝土及其制备方 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 秆混凝土,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比例:
水泥10~35份、烧结矿渣粉8~16份,轻质回收碎骨料10~25份,发 泡剂1~5份,水8~28份,仙人掌粘液20~55份,小麦秸秆粉末10~35 份和光触媒剂10~3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比例:
水泥20份、烧结矿渣粉12份,轻质回收碎骨料18份,发泡剂3份, 水16份,仙人掌粘液50份,小麦秸秆粉末20份和光触媒剂1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烧结矿渣粉为烧结矿渣碎砖粉碎 和筛选后制得,且烧结矿渣粉的粒度为1~4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轻质回收碎骨料为发泡混凝土砖 块经破碎、粉碎以及筛选分离护制得,且轻质回收碎骨料的粒度为3~6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仙人掌粘液由新鲜仙人掌经打浆 机打浆处理3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麦秸秆粉末由废弃小麦秸秆进 行搅碎后、过滤以及筛制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用于一种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秆混 凝土,所述生态透水性泡沫麦秸秆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制备步骤:
S1:将上述重量比例的水泥20份、烧结矿渣粉12份,轻质回收碎骨料 18份,发泡剂3份,水16份,仙人掌粘液50份,小麦秸秆粉末20份和光 触媒剂15份称取后单独;
S2:将烧结矿渣粉、轻质回收碎骨料、小麦秸秆粉末进行分批次的投放 在混合罐内,每投放一层烧结矿渣粉后再投放一层轻质回收碎骨料,然后再 投放一层小麦秸秆粉末,然后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7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