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载式水华应急自动化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8860.X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敏;郎耀臻;刘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B01D29/58;B01D29/01;B01D25/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易企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2 | 代理人: | 魏凤程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载式水华 应急 自动化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载式水华应急自动化处理装置,属于水环境修复的技术领域,包括板体、箱体、第一微孔过滤网及毛刷,板体和箱体之间上下都搭设有滑轨,而且滑轨延伸至箱体内的顶板底面和底板顶面,第一微孔过滤网在此滑轨内滑动连接,箱体内的侧板上安装毛刷,整个装置安装在船体的侧面,随着船体的前进,位于板体和箱体之间的第一微孔过滤板过滤水面上的水华等,水华在过滤板上附着饱和后,柔性的过滤板滑动至箱体内,并被毛刷清理,过滤板的滑动和毛刷的清理均可由中控模块电性控制,方便高效,无化学污染,缓解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捕捞只能去除大型藻类,效率较低,化学法药剂投加量大,且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效果缓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载式水华应急自动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腰鞭毛虫等)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灾害性的生态现象。水华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仅2000—2016年,中国沿海地区就发生1194起有害水华,平均每年约70起。
中国的第二次湖泊现状调查显示,东部平原湖区、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和云贵高原湖区138个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湖泊中有85.4%的湖泊超过了富营养化标准,其中达到重度富营养化标准的占40.1%,因此我国的湖泊蓝藻水华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解决蓝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刻不容缓。
有害水华的频发不仅恶化了水环境,使水生动物大量死亡,而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针对日益严重的水华,传统的人工捕捞技术只能去除大型藻类,对分泌毒素的微米级蓝细菌却无能为力。混凝沉淀、吸附等传统物理化学技术可作为快速治理手段,但其药剂投加量大,且容易引起药剂的二次污染,而且藻类沉淀到底泥中又会缓慢释放氮磷,进一步加剧水华。生物处理法利用生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但效果缓慢,不能应对突然爆发的水华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船载式水华应急自动化处理装置,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船载式水华应急自动化处理装置,包括板体、箱体、第一微孔过滤网及毛刷;板体与箱体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两者的顶部之间架设有第一滑轨,两者的底部之间架设有第二滑轨,箱体的顶板的底面设有弧形的第三滑轨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四滑轨,箱体的底板的顶面设有弧形的第五滑轨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六滑轨;第三滑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四滑轨的端部连通,且第一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构成第一顶部滑轨段,第五滑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轨和第六滑轨的端部连通,且第二滑轨、第五滑轨和第六滑轨构成第一底部滑轨段,第一顶部滑轨段与第一底部滑轨段上下对应;箱体的侧板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开设有第一避让口,第一避让口竖直方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微孔过滤网竖直方向的长度,第一微孔过滤网柔性可弯曲,其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顶部滑轨段和第一底部滑轨段的的内部;毛刷设置于箱体的侧板的内侧面上,且位于第四滑轨与第六滑轨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固定于第一滑轨与第三滑轨的交接处,第二卡合件固定于第二滑轨与第五滑轨的交接处,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分别与第一微孔过滤网一侧的上下两端卡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粗孔过滤网,粗孔过滤网固定于板体与箱体之间,且位于第一滑轨的远离毛刷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88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