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材料表面的全介质太赫兹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0220.2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康美军;冯健;徐珂;肖志成;程荣生;刘星晨;黄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20 | 分类号: | G01J5/20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冯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材料 表面 介质 赫兹 传感器 | ||
1.基于超材料表面的全介质太赫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敏感元件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热敏电路,所述敏感元件由掺杂导电材料的圆柱半导体构成,用以改变圆柱半导体的电导率,进而吸收太赫兹波段的电磁波,该传感器的尺寸为微米,所述掺杂的导电材料具体为硼,所述圆柱半导体的半径为95-110um,高度在85-95um;
其中,所述掺杂导电材料的圆柱半导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镀膜前预处理:选用氮化硅圆柱体作为基体并进行镀膜前预处理;2)溅射:以氩气作为溅射气体,在对基体施加偏压的条件下,对导电材料硼靶进行磁控共溅射,在基体上沉积掺杂硼的氮化硅薄膜;3)退火:在氮气气体下,对沉积有掺杂硼的基体进行光热退火处理,保温1-2h;4)冷却:缓慢冷却后获得稳定掺杂硼的氮化硅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2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