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地图中文字的自动标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138.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马燕;杨雨雪;王红艳;张玲玲;景莹;姚欣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宛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1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地图 文字 自动 标注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地图中文字的自动标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电子地图,对于需要标注文字的区域,确定其最小包围盒,并在最小包围盒中生成均匀分布、数值分别为0或1的点;利用最小包围盒中数值为1的点,提取区域的骨架;对于骨架上的所有点,利用Prim算法生成最小生成树;计算最小生成树上的两个叶子结点间的路径的长度,将长度最大的路径作为主骨架线;根据主骨架线长度和标注文字的字数,将标注文字沿主骨架线均匀分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地图中文字的自动标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利用区域骨架线,从而将标注确定在区域内部的位置,对需要标注文字的区域进行自动标注,提高标注准确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地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地图中文字的自动标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目前,地图标注大多采用人工标注的方式,由于地图内部包括多个区域,并且各区域的形状复杂,人工标注文字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错。
Zhao Jing提出的格网法算法,通过将待标注文字的区域划分成固定像素大小的格网作为标注框架,标记以格网为单位,通过格网号描述。通过格网使用情况,调整格网粒度,考虑避让策略,以及标记优先级,为后续标注提供依据。然而,对某个标注密度大且标注字长较长的区域,采用避让策略,则会导致下一个标记与其对应区域相隔较远,无法将标记置于面状要素之中。
Chen Feixiang提出的基于非规则分界算法的点状注记自动标注算法,通过标注点之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确定边界线,具体是通过剔除不可能发生压盖的点(“热点”),并通过这些点界定压盖发生区域的边界(“凸包”)把地图分为多个分块,在这些分块里进行最优化计算,提高算法速度。然而,当压盖区域连续分布时,标注算法运行效率较低。
总之,目前所提出的地图标注算法中,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标记密度大的区域,依旧存在标注与区域“脱离”的情况,导致标记定位的准确率下降,从而降低地图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地图标注方法中存在的准确率低,运行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地图中文字的自动标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利用区域骨架线,从而将标注确定在区域内部的位置,对需要标注文字的区域进行自动标注,提高标注准确率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地图中文字的自动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电子地图,对于需要标注文字的区域,确定其最小包围盒,并在最小包围盒中生成均匀分布、数值分别为0或1的点;
利用最小包围盒中数值为1的点,提取区域的骨架;
对于骨架上的所有点,利用Prim算法生成最小生成树;
计算最小生成树上的两个叶子结点间的路径的长度,将长度最大的路径作为主骨架线;
根据主骨架线长度和标注文字的字数,将标注文字沿主骨架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输入电子地图,对于需要标注文字的区域,确定其最小包围盒,并在最小包围盒中生成均匀分布、数值分别为0或1的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电子地图,获得地图中各区域边界上所有点的横纵坐标;
对于需要标注文字的区域,计算该区域所有点的横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该区域所有点的纵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根据上述四个值确定该区域的最小包围盒;
最后,在最小包围盒中生成均匀分布的点,计算这些点在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和在垂直方向的间隔距离,同时,对于需要标注文字的区域,设置在区域的内部的点的数值等于1,在区域的外部的点的数值等于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