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功能水性树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405.5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强;唐志伟;娄静洁;李烨;丰京京;武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58;C08F222/20;C08F220/34;C08F2/26;C09D13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水性 树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功能水性树脂。本发明的双功能水性树脂的原料包括:双功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物、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乳化剂、引发剂和去离子水。其中,双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30‑50:50‑60:110‑150:80‑200:100‑200:0.01‑1的2,2,3,3,4,4,5,5‑八氟‑1‑戊醇、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乙酸乙酯和催化剂,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本发明的双功能水性树脂具有成膜性能好、阻尼温域宽和较高的水接触角,可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建筑、交通和各种机械的减振和降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水性树脂,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处于经常振动的使用环境中的材料,如何克服振动对其影响,从而发挥中材料的属性是至关重要的。阻尼涂料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帮助起到减振、降噪功能的涂层,其可以有效的通过自身结构的阻尼作用把外界振动带来的伤害降到较低的水平。在阻尼涂料中,水性丙烯酸阻尼涂料因其优良的阻尼性能便于施工涂覆、不产生环境污染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应用前景广阔。
衡量高分子阻尼效果一般可以通过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获得的损耗角正切值来表示。损耗角正切值大于0.3时对应的温度范围称为阻尼温域。一般来说,玻璃化转变温域愈大、温域值与环境愈符合,其阻尼效果愈好。但单一的丙烯酸酯聚合物阻尼温域只有20-30℃,阻尼效果有限,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扩大阻尼温域。通常采用低Tg聚合物和高Tg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特殊共混来拓宽有效阻尼温域。或者采用受阻酚和高分子混合的方式提高聚合物的阻尼温域,但受阻酚容易从混合的高分子材料结构中迁移,阻尼效果不长久。另外,作为户外玻璃用水性阻尼涂层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或疏水性,但一般丙烯酸酯的耐水性或疏水性较差。一般用水接触角来表示丙烯酸酯的耐水性或疏水性,通常水性丙烯酸酯的水接触角只有50-60°,难以满足长期户外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树脂阻尼性能差、阻尼温域窄、水接触角小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功能水性树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而成,其制备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算的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的双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30-50:50-60:110-150:80-200:100-200:0.01-1的2,2,3,3,4,4,5,5-八氟-1-戊醇、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乙酸乙酯和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物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所述的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1~3:1。
优选地,所述的交联单体2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烷氧基丙烯酸酯、碳酸单丙烯酸酯、咪唑基单丙烯酸酯、环碳酸酯单丙烯酸酯、环氧硅酮单体、硅酮类丙烯酸酯以及乙烯基醚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二苯基氧化物二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铵、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以及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或过硫酸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