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业识别的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2396.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庞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丰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20 | 分类号: | B65B57/20;B65B63/00;B65B41/16;B65B57/14;B65B51/10;B65B59/00;B65B3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业 识别 打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识别的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传送模块和打包模块,其中传送模块设置于工作台上,传送模块对轴类物品进行传送并调整位置,且在预设的单位时间内传送预定数量的轴类物品至传送模块的末端,打包模块设于工作台上且连接于传送模块的末端,打包模块对处于传送模块的末端的轴类物品进行打包,最后输送轮组对打包后的轴类物品进行传送。本发明的打包装置使得轴类物品在集中装箱运输前,对单个轴类物品的打包处理,防止其表面磨损,也可对多个轴类物品进行打包处理;利用传送模块对轴类物品进行统一性的调整位置和分流,加速打包速度;配合打包材料,对应使用热熔组件进行封闭处理,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工业识别的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
背景技术
大部分定制的工业用轴类物品由于其表面易磨损,在集中装箱运输前往往需要进行单个包装,以减少运输途中对单个物品的损坏,定制的轴类物品长度大小不一,但数量居多,打包起来也较为麻烦,也有部分批量定制的物品因其自身的形状的大小,需要多个一起进行整体包装后,最后再进行集中装箱运输,便于统计和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工业识别的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工业识别的打包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工作台,还包括:
传送模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传送模块被设置为单位传送工作的周期内,将预设数量的轴类物品按单位件数依次从传送模块的输入端传送至输出端,待预设数量的轴类物品打包完成进行下一个单位周期的传送工作;
打包模块,设于所述传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打包模块在单位工作周期内预先在所述传送模块的输出端进行铺设作业,轴类物品传送至所述传送模块的输出端后,所述打包模块对预设数量的轴类物品先后进行平整处理,最终进行打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重置轴类物品的单位传送时间和空间位置,对轴类物品进行预设数量的处理,控制一次性打包的数量,随后打包模块对轴类物品进行批量打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模块包括:
轨道板,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轨道板的入口端的两侧设有挡板,两侧的挡板安装相对的两对视距测量仪;位于轨道板上的轴类物品的长度方向与轨道板的宽度方向一致;
第一传送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处于所述轨道板的输入端,用于传送轴类物品;两对所述视距测量仪测量其到轴类物品侧面的直线距离;
调距轮组,弹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调距轮组穿过所述轨道板的通孔;所述调距轮组临近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末端,用以调整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传送过来的轴类物品的空间轴向位置;且所述调距轮组为多个滚轮同步转动形成凹形分布的结构。
第二传送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穿过所述轨道板的通孔;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传送调整空间位置后的轴类物品;
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部分穿过所述轨道板的尾部,用以在单位的工作周期内控制预设数量的轴类物品至所述传送模块的输出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轴类物品处于轨道板的中心,调距完成后调距轮组下降使得轴类物品处于第二传送机构上,第二传送机构传送轴类物品至分流机构上,分流机构的多个分流轮同步对轴类物品进行数量上的分流设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板包括:
水平部,设有至少一条传送槽;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于传送槽的下方;在所述水平部的末端设有多组并列的通孔,且所述调距轮组和第二传送机构设于通孔下方;
第一弯折部,连接于所述水平部,被设置为临时放置轴类物品;
直线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直线部和第一弯折部均设置为耙齿式,所述直线部和第一弯折部的同侧均设有耙齿结构;所述耙齿结构具有相互独立的若干组滑道,若干组滑道中间依次穿过所述分流机构的分流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丰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丰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眼部给药的半氟化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生态环境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