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雨生红球藻源游离态虾青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2836.3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新;谷彩霞;陈芳甜;周瑾若;王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宝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雨生红球藻源 游离态 虾青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品质雨生红球藻源游离态虾青素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雨生红球藻粗提取物为原料,通过异相碱水解反应、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最终获得雨生红球藻源游离态虾青素。本发明通过利用碱树脂进行连续循环两相碱水解反应,制备游离态虾青素,可以减少物料损失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且产物易分离,转化率高,进而简化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实现生产连续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雨生红球藻源游离态虾青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虾青素是一种脂溶性红色类胡萝卜素,广泛分布在虾、蟹、鲑鱼及藻类、真菌等资源中,是类胡萝素合成的最高级别产物,也是迄今为止已知自然界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近年来,随着虾青素卓越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被不断的证实,虾青素及其制备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重视,尤其是用高科技手段加工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呈快速上升的势头。
研究显示,雨生红球藻是公认的天然虾青素良好来源,在自然状态下,虾青素主要以虾青素酯的形式存在于雨生红球藻中,其中虾青素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游离虾青素(约占5%),虾青素单酯(约占70%),虾青素双酯(25%)。目前,主要通过化学皂化法和生物酶解法从雨生红球藻中制备游离虾青素,其中工业应用主要以化学皂化法为主,而生物酶解法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定量检测。化学皂化法是利用皂化反应原理,在强碱环境下使虾青素酯水解转化为游离的虾青素,该方法能完全转化虾青素酯,但是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在皂化反应过程中,水解生成的虾青素在碱性条件下极易被氧化生成副产物虾红素和/或半虾红素(图2),对生产极为不利,发明人曾尝试通过除氧、避光、控制皂化温度和碱液浓度来降低虾红素和或半虾红素的产生,但效果不甚理想。生物酶解法主要是利用脂肪酶对虾青素酯进行酶解,使其酶解生成游离的虾青素和脂肪酸。
申请号为201010239982.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虾青素单体的方法,其是将虾青素酯用脂肪酶水解得到游离虾青素单体,采用该方法虾青素单体回收率达63.2%,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由于虾青素酯的水不溶特性,酶解转化率低,产物不易分离,生物酶的专一性强,价格昂贵等问题,使得其在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定向转化率高、副产物少、经济、便于规模化生产的天然游离虾青素制备工艺,对推动虾青素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皂化工艺游离态虾青素容易被氧化、酶水解工艺转化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品质雨生红球藻源游离态虾青素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以雨生红球藻粗提取物为原料,通过异相碱水解反应、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最终获得雨生红球藻源游离态虾青素。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反应原料及预处理:以雨生红球藻藻油粗提取物为原料,将该提取物按质量体积分数为0.1~5%的比例分散到溶媒当中,并使其充分溶解分散,得雨生红球藻粗提物溶液;
(2)准备反应介质:以碱树脂为反应介质,将碱树脂装入反应容器中,备用;
(3)碱解:往步骤(2)装有碱树脂的容器中泵入氮气,使碱解体系为氮气环境,控制碱解体系温度,然后将步骤(1)预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粗提物溶液泵入碱解体系,进行循环碱解,得到虾青素的碱解液;
(4)低温沉淀:步骤(3)所得的虾青素碱解液经过滤后,冷却至-5~8℃,静止0.1~6h,有固体析出,过滤析出固体物;
(5)洗涤干燥:将步骤(4)收集得到的固体析出物用1~30倍体积的乙醇溶液进行洗涤,洗涤次数为1~3次,然后干燥得到游离态虾青素。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溶媒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碱树脂为强碱3号树脂、大孔强碱树脂和弱碱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栗林下间作栗蘑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会话连接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