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路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2883.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玉丹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路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路报警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路报警装置存在的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问题,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报警器和骨架,还包括位于骨架内的调节机构、转动部、摆动部和限位机构,通过旋转驱动齿轮带动转动部旋转,进而通过转动部上的导向槽带动摆动部朝着相互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限位机构内的活动部在固定部内滑动,活动部的滑动不仅能够带动第一限位部朝着靠近或远离转动部中心的位置移动,还能够通过第二滑动件带动第二限位部朝着靠近或远离转动部中心的位置移动,进而实现了快速安装和拆卸报警机构的功能,具备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路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大规模的进入了现有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动力就是电能,核心部件就是蓄电池,直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蓄电池产生的电能除了为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提供动力外,也为汽车上的电子元器件提供电能,各个电子元器件通过一根根线束连接到蓄电池上,在使用过程中,考虑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线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短路或者短路等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被驾驶员发现,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甚至是威胁到驾驶员及内部乘客的人身安全,一般是在汽车上安装有一个电路报警仪器,报警仪器上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每个独立的线路连接的电极,用来检测各个线路的电流,当任意一条线路中的电流过大或者电流过小时,电路报警仪器上都会发出警报声,同时为了便于用户更快的连接是哪条线路或者是哪个电子元器件对应的线路,电路报警仪器上还设置有若干报警灯,若干报警灯与若干线路一一对应,线路出现异常时,对应的报警灯会亮起,同时电路报警仪器上的显示屏上面会显示出报警灯对应的线路名称或者与该线路对应的电子元器件的名称,从而实现全面监测各条电路的导电情况。
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路报警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直接固定在车身钣金或者使用临时支座的钣金支架间接固定在车身上,由于汽车内部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缝隙比较小,容易出现无法将扳手或螺丝刀等工具伸入到汽车电路报警装置所在的位置进行操作的问题,虽然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前期设计阶段进行人机校核来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即使是后期可以实现安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汽车电路报警装置的维修拆卸过程中,一个一个的将螺钉或者螺栓拆卸下来再安装上去的过程,明显比较费时费力,还能时刻注意将拆卸下来的螺钉或者螺栓保存好,以免丢失,总之是不方便安装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路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路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报警器和骨架,还包括:
位于骨架内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内设置有驱动齿轮;以及
位于骨架内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与驱动齿轮连接的轮齿;以及位于转动部表面的导向槽;以及
摆动部,所述摆动部一端转动连接在骨架上,另一端设置有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的第一滑动件,驱动齿轮带动转动部旋转,进而驱使第一滑动件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从而驱使摆动部摆动;以及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摆动部连接的第一限位组件;以及与骨架连接的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有活动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内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活动部和第二滑动件上分别连接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摆动部带动活动部在固定部内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动件滑动,进而带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朝着相互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与锁紧组件连接的复位组件;以及与复位组件连接的防松组件,复位组件用于带动锁紧组件上的驱动齿轮复位,防松组件用于将复位组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玉丹,未经谢玉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8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