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双咔唑结构的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3249.6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钱超;许军;朱东林;黄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14 | 分类号: | C07D405/14;C07D409/14;C07B59/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双咔唑 结构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双咔唑结构的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该类含有双咔唑结构的化合物分子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该特性有效避免了能量由掺杂材料向主体材料的反向传递,进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化合物中二苯并呋喃基团的1号位点通过L1与三氮唑连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分子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能够大幅提升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进而带动了器件的效率及寿命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双咔唑结构的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是利用如下原理的自发性发光器件:当施加电场时,荧光物质通过正极注入的空穴和负极注入的电子的重新结合而发光。这种自发光器件,具有电压低、亮度高、视角宽、响应快、温度适应性好等特性,并且超薄,能制作在柔性面板上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照明等领域。
相较于LED(发光二极管)或LCD(液晶显示)的晶体层,OLED的有机塑料层更薄、更轻而且更富于柔韧性;
相较于LED(发光二极管)或LCD(液晶显示)的晶体层,OLED的有机塑料层更薄、更轻而且更富于柔韧性;
OLED的发光层比较轻,因此它的基层可使用富于柔韧性的材料,而不会使用刚性材料,OLED基层为塑料材质,而LED和LCD则使用玻璃基层;
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s,OLED)具有主动发光、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器件轻薄、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若要实现OLED的全彩显示,红、绿、蓝三基色发光材料必不可少。其中,蓝光材料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蓝色发射光,还可以通过能量转移获得绿光和红光。而且,蓝光材料也是有效降低全彩OLED能耗的关键。但由于蓝光材料能隙较宽,其电子轨道能级与载流子注入/传输材料的能级匹配性较差,较高的激发态能级也会降低材料的工作稳定性,使得开发高性能蓝光材料致发光器件非常困难。目前,对红光和绿光材料的研究比较成熟,其器件的性能已达到了实际应用的水平,而蓝光OLED的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对蓝光OLED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较多,其中掺杂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类可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使用的含有双咔唑结构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双咔唑结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式(I)结构所示的含有双咔唑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
Ar1~Ar6各自独立的为氢、氘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5~20芳香族基团,其中的取代基选自氘、C1-6烷基或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L1为碳碳单键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5~20芳香族基团,其中的取代基选自氘、C5~20芳香族基团或氘代C5~20芳香族基团;
X为O或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芯骨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湿法回收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