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4375.3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紫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和于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2 | 分类号: | D06N3/12;C08G18/42;C08G77/395;C08G77/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隔热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70~100份硅氧烷改性醇酸树脂、10~15份固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改性醇酸树脂包括改性聚硅氧烷、改性醇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硅氧烷是将羟基聚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双氰胺反应经五氧化二磷酯化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醇酸树脂是通过三羟甲基丙烷和豆油的醇解反应,将豆油羟基化生成甘油单酯,然后与聚酰胺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植物油基聚酯多元醇后,再和异佛尔酮二异异氰酸酯进行缩聚反应,合成改性醇酸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乙烯基三胺、间苯二胺中的一种。
6.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将羟基聚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双氰胺反应经五氧化二磷酯化成改性聚硅氧烷;
(2)植物油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通过三羟甲基丙烷和豆油的醇解反应,将豆油羟基化生成甘油单酯,然后与聚酰胺进行酯化反应扩大分子量和增长分子链,合成植物油基聚酯多元醇;
(3)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将植物油基聚酯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异氰酸酯进行缩聚反应,将异氰酸酯嵌接入醇酸树脂里,合成改性醇酸树脂;
(4)反射隔热涂层的制备:将改性聚硅氧烷、改性醇酸树脂、固化剂间苯二胺和磺酸离子一起加热搅拌反应制得反射隔热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4~1:5在烧瓶里冰水浴,滴加稀醋酸调节pH至4~5,均匀搅拌20~30min,使其水解,得无色透明液体A,逐渐升温至室温,在无色透明液体A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质量0.1~0.2倍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9,再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质量0.03~0.05倍的缓冲剂碳酸钙保护硅羟基,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时间2~2.5小时,得乳白色液体B,往乳白色液体B里加入2~3倍的双氰胺,在三口烧瓶里将无色透明液体A和乳白色液体B混合搅拌均匀,用铁架将其固定在恒温水浴锅中,锅中温度保持在50~60℃,在氮气保护下冷凝回流50~60min,往里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质量3~4倍的五氧化二磷,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50~60min,挥发杂质后得改性聚硅氧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氮气保护下,向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里依次按质量比2:2:1~3:3:1加入植物油、三羟甲基丙烷和氢氧化锂,缓慢升温至230~240℃进行反应,直至温度下降到150~160℃时,往里加入按质量比1:0.5:0.05~1:0.1:0.01的邻苯二甲酸酐、有机锡和二甲苯,同时加装分水器以除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缓慢升温至230~240℃,保温,当体系酸值为5~10mgKOH/g时停止加热,减压蒸馏去除残留的二甲苯,得到植物油基聚酯多元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温度控制在70~80℃下,把异佛尔酮二异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丁基锡、丁二醇、二羟甲基丙酸按质量比3:1:1:0.5~5:1:1:0.5混合搅拌均匀,再和植物油基聚酯多元醇混合搅拌直至溶解,降温至50~60℃下时,加异佛尔酮二异异氰酸酯质量0.3~0.5倍的丙酮来降低聚合物的黏度,将反应物转置于分散桶中,边高速搅拌边加入扩链,减压蒸馏脱除丙酮后得改性醇酸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射隔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改性聚硅氧烷和改性醇酸树脂按质量比2:3~2:5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改性醇酸树脂质量的0.1~0.3倍的磺酸离子继续搅拌,将其转置于分散桶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去除残留的杂质,再经固化剂间苯二胺固化后得反射隔热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和于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和于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3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