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及复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4542.4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明磊国;王清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美致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A61K35/28;A61P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间充质 干细胞 外泌体 黏膜 修复 功效 方法 复合物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有益菌凝胶球;间充质干细胞与有益菌凝胶球共培养;外泌体复合物制备等。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容器底面贴壁生长,同时有益菌包裹在凝胶球内部,干细胞和有益菌可以通过各自的分泌物穿过凝胶孔隙相互调节,制备的外泌体复合物强化了干细胞和有益菌的协同作用,黏膜修复功效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及复合物。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黏膜上定植大量细菌,协助机体完成消化、代谢,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根据其对机体的作用可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有益菌占据优势,通过产生杀灭有害菌的化学物质,及与有害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其生长。但在黏膜损伤时,菌群失衡,有害菌大量繁殖,引发腹泻、过敏、疲倦、免疫力降低等病理症状。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是组织损伤修复的关键细胞,黏膜自我修复时,间充质干细胞与有益菌相互调节,共同参与修复过程。根据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旁分泌作用发挥组织修复效果,外泌体作为细胞分泌囊泡的重要类别,包含细胞的脂质、蛋白、受体、m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以及完整的细胞器,传达到受体细胞后,可对其生理活性进行调节。
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与间充质干细胞有着相似的功能,包括修复与再生组织、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机体免疫。但外泌体治疗又可以规避干细胞移植的风险,如免疫排斥反应、致瘤性等。因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然而,现有干细胞黏膜修复技术直接应用干细胞或者干细胞衍生物(包含外泌体),没有考虑到黏膜环境的特殊性,忽略了黏膜上定植的多种细菌构成的微生态。所以也没有充分调动黏膜中的有益菌对黏膜的修复效果,导致外泌体的粘膜修复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黏膜修复功效增强的外泌体复合物。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步骤1,制备间充质干细胞;
步骤2,制备有益菌凝胶球;
以有益菌、海藻酸钠溶液和CaCl2溶液为材料,制备有益菌凝胶球;
步骤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有益菌凝胶球共培养;
将步骤1分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48h,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再加入步骤2制备的有益菌凝胶球,继续培养1-4d;
步骤4,制备外泌体复合物;
步骤3的共培养结束后,收集培养上清进行超滤浓缩,制得黏膜修复功效增强的外泌体复合物。优选的,将共培养结束后的混合物先经200-300g常温离心3-5min,再用0.22μm滤器过滤去除细胞碎片及其他较大粒径的颗粒,最后在进行超滤浓缩。
优选的,上述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离体的动物脐带。
优选的,上述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所述动物为牛、羊或猪,也可以是离体的人脐带。
优选的,上述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所述有益菌为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上述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黏膜修复功效的方法,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2-6%,CaCl2溶液浓度为1-4g/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美致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科美致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