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臭氧水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4754.2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9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贾宏志;赵雨蒙;贾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检陆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53/04;B01J19/08;C01B1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林国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性能 良好 臭氧 浓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臭氧水浓缩装置,本发明涉及臭氧水浓缩技术领域。该密封性能良好的臭氧水浓缩装置,当分液仓通过排水管排出臭氧液体和氧气液体时,浓缩仓内部的臭氧液体和氧气液体需要排入分液仓时,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伸长第一伸缩杆,将遮挡板从收纳槽的内部拉出,并与密封条连接,将分液仓分成上下两个仓,让遮挡板顶部的仓收集液体,遮挡板底部的仓使臭氧液体和氧气液体静置分液,从而不影响臭氧液体和氧气液体排出的质量,提高排液效率,当密封仓内部的氧气过多且不易吸附在第二吸附滤网时,氧气会从左侧的L型管排入臭氧反应罐的内部,从而可以防止臭氧外漏,还让氧气得到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水浓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臭氧水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又称为超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腥臭味的气体。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在大气层中,氧分子因高能量的辐射而分解为氧原子,臭氧溶解于水,当水中含臭氧大于1.5-2.0ppm时,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特别是对人体的肺脏伤害。人体直接接触的含臭氧的水,臭氧浓度一般不容许不大于10mg/L。
目前各个工厂使用的臭氧水浓缩装置,在-190℃至-120℃使用时,大部分的臭氧水浓缩装置,无法将臭氧中的氧气分离,让臭氧液体和氧气液体的混合液体从排料管中排出,这样让装置排出臭氧水质量下降,或者在排氧气的时候,装置内部的臭氧会从排气管中流出,减少了臭氧水生成的浓度,因此,技术人员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臭氧水浓缩装置,通过控制开关伸长第一伸缩杆,将遮挡板从收纳槽的内部拉出,并与密封条连接,将分液仓分成上下两个仓,让遮挡板顶部的仓收集液体,遮挡板底部的液体通过臭氧液体的1.141g/cm3和氧气液体1.473g/cm3的密度不同,从而静置分液,不影响臭氧液体和氧气液体排出的质量,提高排液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臭氧水浓缩装置,解决了无法将臭氧中的氧气分离,让臭氧液体和氧气液体均从液体的排料管中排出,这样让装置排出臭氧水质量下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臭氧水浓缩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座,所述固定支撑座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臭氧反应机构,所述固定支撑座的内部且位于臭氧反应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臭氧反应机构的内部连通,所述固定支撑座的内部且位于增压泵的右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浓缩机构,所述增压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浓缩机构的内部连通,所述浓缩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浓缩机构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分液机构,所述浓缩机构的顶部且位于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
优选的,所述分液机构包括分液仓,所述分液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遮挡板,所述第一伸缩杆推杆的一端通过固定块与遮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分液仓的右侧从上之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两组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外部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浓缩机构包括浓缩仓,所述浓缩仓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浓缩仓的内表面且位于第一风扇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滤网,所述第一吸附滤网的外部滑动连接有辊压轮,所述浓缩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推杆贯穿浓缩仓并延伸至浓缩仓的内部,所述辊压轮的外部通过固定块与第二伸缩杆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浓缩仓的顶部且位于第二伸缩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水管,所述过水管的底部贯穿浓缩仓并延伸至第一吸附滤网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检陆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检陆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焙烧反应生成器及纳米氧化铝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覆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