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震式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4900.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乾青;马彬;崔伟;曹明星;王术剑;杜付鑫;吴士乾;肖凯;陈迪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4;G01B21/0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震式 钻孔 灌注 混凝土 高度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滤震式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相连接的探杆、探测预警机构和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探测预警机构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外筒的一端设置顶盖,内筒朝向顶盖的一端连接定位杆,内筒远离顶盖的一端设置内筒底网,顶盖朝向内筒的一端面上设置预警信号发生器,预警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装置连接,内筒和定位杆能够在外筒内移动,使定位杆与预警信号发生器接触,触发预警信号发生器发出预警信号。实现了对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的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灌注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震式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建筑工程基础的首选形式为混凝土灌注桩,但是混凝土灌注桩内桩顶混凝土灌注高度很难精确控制,当桩顶标高控制不精确时,会出现混凝土灌量过大或灌注量不足的问题,当灌注量过大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过量的混凝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当灌注量不足时,无法保证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发明人发现,目前混凝土灌注高度的控制主要依靠人眼观测,无法实现对混凝土灌注高度的精确控制,且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滤震式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粗骨料推动定位杆移动,由定位杆触发预警信号发生器发出报警信号,实现了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的精准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滤震式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探杆、探测预警机构和信号接收装置;
所述探测预警机构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外筒的一端设置顶盖,内筒朝向顶盖的一端连接定位杆,内筒远离顶盖的一端设置内筒底网,顶盖朝向内筒的一端面上设置预警信号发生器,预警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装置连接,内筒和定位杆能够在外筒内移动,使定位杆与预警信号发生器接触,触发预警信号发生器发出预警信号。
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滤震式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方法,包括:
将探测预警机构下放至预定深度;
灌浆过程中,内筒底网带动定位杆向顶盖方向移动;
当混凝土浆液达到预定深度时,定位杆与预警信号发生器接触,触发预警信号发生器发出报警信号;
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停止注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1、本公开通过设置内筒底网对泥浆中的粗骨料进行隔离,从而使得内筒底网能够在粗骨料的推动下,带动定位杆向预警信号发生器移动,当定位杆与预警信号发生器接触时,触发预警信号发生器发出报警,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停止注浆,实现了对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的精准控制。
2、本公开还在探测预警机构顶盖与内筒之间设置弹性限位装置,通过弹性限位装置有效过滤泥浆浮动所带来的内筒位移,避免定位杆误触预警信号发生器发出报警,在保证预警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的对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高度的精准控制。
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例1公开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公开的探测预警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未经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