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电耗的自来水加氯投加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5345.4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韩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电耗 自来水 加氯投加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电耗的自来水加氯投加器,包括:移动式机箱内设水箱,水箱内底部设曝气管,水箱上方固定设至少一个出药口朝向水箱内的药箱,移动式机箱内底部设泵机,泵机经管道与第一控制阀连接,第一控制阀经管道分别与进水管和第三控制阀连接;泵机经管道与第二控制阀连接,第二控制阀经管道分别与第三控制阀和出液管连接;第三控制阀经管道与曝气管连接;进水管与水箱连通;出液管、进水管和进气管的接头均设在移动式机箱的箱壁外;控制器与泵机、第一至第三控制阀电气连接,能控制泵机、第一至第三控制阀完成进液和出液。该投加器仅用一个泵机,电能消耗低,且方便移动提升便利性,便于添加多种药剂,扩大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来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电耗的自来水加氯投加器。
背景技术
水处理实现净化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其中,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主要是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使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因为水中细菌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为了要抑制和杀灭水中的细菌,目前是在处理水过程中加入氯,一般通过自来水加氯投加器加入。
现有多数自来水加氯投加器还存在以下不足:(1)设备复杂,电耗较高,运行成本高;(2)仅能添加一种药剂,不能适应现在复杂处理要求;(3)缺少移动结构,不便使用;(4)无法进行及时加氯,造成管网末梢余氯不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降低电耗的自来水加氯投加器,其方便移动使用,电耗低,能方便的为自来水加氯,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降低电耗的自来水加氯投加器,包括:
移动式机箱、水箱、曝气管、至少一个药箱、泵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进气管、出液管、进水管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移动式机箱内设置所述水箱,所述水箱内底部设置所述曝气管,所述水箱上方固定设置至少一个药箱,所述药箱的出药口朝向所述水箱内;
所述移动式机箱内底部固定设置所述泵机,所述泵机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第三控制阀连接;所述泵机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管连接;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箱内连通;
所述进气管、出液管和进水管的接头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式机箱的箱壁上,伸出在所述移动式机箱外面;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电气连接,能控制泵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完成进液和出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降低电耗的自来水加氯投加器,其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在移动式机箱内设置一个泵机和配套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控制阀,实现了仅用一个泵机控制进液和出液,减小电能损耗;通过移动式机箱内的固定架方便安装若干药箱,可以添加不同的药剂,扩大该机器的使用范围;采用移动式机箱便于移动至需要的地点使用,提升便利性;该自来水加氯投加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多数自来水加氯投加器电耗较高,不能添加多种药剂和不便移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5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