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整机水套空化数据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5363.2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6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王东玉;张博;徐武;成晓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8;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周敏云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整机 水套空化 数据 获取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柴油机分析计算及机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整机水套空化数据获取方法。包括构建柴油机整机水套三维网格模型;基于台架实测和模拟计算确定参数;基于流场流线图确定低流速区;基于死区分布图谱确定易损气缸;定位高含气率区域;基于物理场的变化规律确定压力变化数据;以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和压力变化曲线为基础,获取曲轴转角变化过程中缸套壁面流场压力变化数据,确定流场内压力临界值相应的位置参数。本申请的柴油机整机水套空化数据获取方法内容简洁简单,便于操作实施,通过针对性的执行设计和数据处理,有效减少处理过程中所需要分析和处理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柴油机分析计算及机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整机水套空化 数据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才使用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气缸套和机体壁面出现面积为60mm×40mm,深度 达4mm~6mm的穴蚀现象,严重影响了柴油主机工作的可靠性与气缸套、机体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柴油机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人们提出对柴油机气缸套、机体穴蚀机理分析, 以确定柴油机缸套、机体穴蚀产生的原因,便于找出解决穴蚀的办法,提高缸套、机体抗 穴蚀能力。目前普遍认识到气缸套内冷却水空化现象是导致穴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 穴蚀检测分析以及预防处理过程中,确定空化相关的位置、流场等空化数据是分析穴蚀成 因,定位薄弱区,设计防治措施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柴油机工作时内部状态变化快,也不 便于进行直观的测量和观察,因此采用常规方法难以有效获取特定柴油的的空化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靠,数据准确率高,能够有效获取柴油机整 机水套空化数据的方法,以便于分析确定设备穴蚀成因和区域,便于进一步优化改进缸套、 机体的抗穴蚀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油机整机水套空化数据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构建柴油机整机水套三维网格模型;
具体是指构建包含进出管路结构、排气缸水套结构、水腔结构的三维模型;所述进出 管路结构应当包含:连接水泵以及水套的主进水管路、连接水腔与增压器以及气缸的进出 管路、与各气缸连接的所有上水孔、出水口;所述水腔结构中应当包含:主腔体、副腔体、润滑油油路以及各管路接口;
步骤B、基于台架实测和模拟计算确定参数;
具体是指,根据柴油机额定工况确定转速、输出功率;基于台架测试方法,获取柴油 机额定工况下入口流速、入口温度、增压器出口压力;基于模拟计算方法,获取上水口出口温度和上水口出口压力、增压器出口温度;根据实测或经验数据确定各缸壁面温度分布;根据材料属性以及工艺标准,确定水套壁面粗糙度;
步骤C、基于流场流线图确定低流速区;
选择使用标准壁面函数,采用RNG双方程模型作为湍流模型,采用二阶迎风控制方程 离散方法获取包含温度信息,并对壁面及进出口温度采用分段给定方法,获取排气缸水套 底部流场流线图;基于气缸水套底部流场流线图趋势以及冷却水流动变化情况,确定气缸 冷却水低流速区;
步骤D、基于死区分布图谱确定易损气缸;
基于前述低流速区分布以及流场流线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流场的温度、压力信息进行 吻合对照,确定易损气缸;
步骤E、定位高含气率区域;
在标准工况下,以前述易损气缸为对象,对其水流场进行模拟计算,采用空化流模拟 手段,耦合多相流混合物模型,以含气率为参考物理量,确定单缸水套上容易发生气液相 变的区域或部位;
步骤F、基于物理场的变化规律确定压力变化数据;
以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和压力变化曲线为基础,获取曲轴转角变化过程中缸套壁面流场 压力变化数据,确定流场内压力临界值相应的位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5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