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墨铸铁卷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5653.7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广明;刘佳慧;孙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天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0 | 分类号: | B66D1/30;B66D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张源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墨铸铁 卷筒 | ||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卷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外筒的表面嵌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通过液压缸与内筒连接。该球墨铸铁卷筒,在配备超大型起重机使用时,由于采取了外筒和内筒共同分担载荷,更利于卷筒直径的大型化,并且,在多层缠绕时,由于钢丝绳被两个夹紧柱夹紧固定,减少了钢丝绳的横向移动,进而减少钢丝绳相互之间的摩擦,减少摩擦损耗,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还有,在钢丝绳无载荷时,由于钢丝绳的侧面摩擦力,大幅度降低了钢丝绳松动的概率,进一步地,由于夹紧柱顺序释放钢丝绳,钢丝绳的摩擦力会积聚,进一步降低了底层钢丝绳松动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墨铸铁卷筒。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远远超过灰口铸铁,而与钢相当。因此对于承受静载的零件,使用球墨铸铁比铸钢还节省材料,而且重量更轻,同时球墨铸铁具有较好的抗裂能力,因此,在起重领域较多的使用球墨铸铁制作卷筒。
卷筒是大型起重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承重的钢丝绳直接缠绕在卷筒上,卷筒直接承受起吊载荷,其质量优劣对起重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工程的发展趋向大型化,工程机械行业大型或超大型起重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起吊的重量和扬程均大幅度增加,意味着需要更粗的钢丝,为了减少钢丝绳的弯折,相应地也需要适配直径更大的卷筒,我们了解,随着体积增大,其相对的表面积越小,即单位面积的负载越大,对材质的要求越高,因此大大提高了对材质物理属性的要求。
进一步地,一般而言,钢丝通过单层或多层缠绕在卷筒上,单层缠绕在扬程较大时,对卷筒的长度要求大幅度增加,提高了设备成本,而多层缠绕,先通过绳槽将底层钢丝绳位置固定住,而上层钢丝绳被底层钢丝绳之间的间隙固定住,进而减少了钢丝绳之间的摩擦,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底层的钢丝槽不是完美地与钢丝绳匹配的,因此,在上层钢丝绳挤压底层钢丝绳时,底层钢丝绳仍然会发生横向滑动,钢丝绳与卷筒以及两层钢丝绳之间仍然存在摩擦力,降低钢丝绳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钢丝绳缠绕在卷筒时,需要维持一定的张力以维持钢丝绳的最小摩擦力,使钢丝绳固定不动,否则,在钢丝绳张力过小时,钢丝绳松动,会使上下层钢丝绳交错在一起,继续使用时大幅度增加钢丝绳之间的摩擦,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墨铸铁卷筒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层分担载荷,提高承载上限大、同时通过夹紧钢丝绳,限制钢丝绳的横向移动并限制钢丝绳的松动,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墨铸铁卷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外筒的表面嵌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通过液压缸与内筒连接,所述液压缸贯穿外筒,所述液压缸和承载块均与外筒活动连接,所述外筒的表面还设有与承载块上表面最低点齐平的凸起部,所述承载块的两侧均设有夹紧柱,所述夹紧柱连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将液压缸的压力传递到传动件上并驱动传动件移动,所述液压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座。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为连杆,所述传动件与外筒铰接,所述液压缸通过伸缩件与两侧的传动件活动连接,所述承载块受压时挤压液压缸驱动伸缩件伸长。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和承载块沿着轴向和周向均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紧柱包括抵紧柱,所述抵紧柱设于承载块的两侧,且与承载块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抵紧柱固定安装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上固定安装有两组装配板。
优选的,所述承载块的上表面最低处的最低点低于凸起部的上端面,所述凸起部为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和夹紧柱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底部设有斜面,所述伸缩件设于传动件的一侧,所述传动件和外筒之间设有弹性件。
优选的,后被接触的所述液压缸与前一个伸缩件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天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天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5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道式保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值化神经网络语音唤醒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