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用固态聚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5766.7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霞;丁青;秦振平;李钒;丁培沛;李明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87/00;H01M10/056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固态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锂电池用固态聚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聚醚‑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或购买来的商用Pebax加入有机溶剂中,30~80℃加热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0.12g/ml‑0.25g/ml的溶液,向其中加占聚合物基体5%‑60%的锂盐,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然后将该混合液脱泡后,得到聚电解质铸膜液;将聚电解质铸膜液用刮刀均匀地刮涂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室温静置后,在30~8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6~24h。由于聚醚和聚酰胺形成的嵌段结构能破坏其聚合物链段的规整度,有效抑制聚合物结晶,促进Li+在链间的快速传输,从而提高聚电解质的室温锂离子导电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聚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聚醚-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很大市场优势。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大多使用有机碳酸酯类与锂盐组成的液态电解质,应用过程中易发生漏液,且在高温环境下会燃烧甚至爆炸,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锂离子电池隔膜和电解液,成为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固态电解质可分为无机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两大类。其中,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易加工性能,并可获得更好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始于1973年,Wright等首次发现聚环氧乙烷(PEO)与碱金属离子有一定的离子导电性,此后PEO在固体电解质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但PEO的高结晶度限制了Li+的运动,导致PEO基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低(~10-7S/cm),并且其力学性能也不理想,不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研究者通过聚合物物理共混、化学交联、构建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等方法,破坏聚合物链段的规整度,以提高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专利CN111430807A将聚环氧乙烷、刚性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在光照下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制备了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电解质,增加了链段的无定性区域,提高了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虽然交联网络结构对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由于聚合物分子链段受到网格的束缚,链段运动受到阻碍,严重时反而会降低其离子电导率。专利CN112968216A在PEO基体中加入改性的铁电陶瓷材料纳米BaTO3与聚碳酸丙烯酯(PPC),提高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离子迁移数等电化学性能;专利CN110061294A将纳米SiO2分散到PEO中,然后将TPU基多孔纤维膜浸入其中,发明了一种刚柔并济型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纳米SiO2共混改性后的PEO基体为Li+传导提供通道,提高了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同时提供了优异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虽然,有机无机复合能同时兼顾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但将有机无机体系混合后各自性能也会部分损失,而且还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专利CN108767312A公开了聚酰胺基固态聚电解质,其中的酰胺基团与锂离子有一定的络合作用,有助于锂盐解离,显示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且对锂片稳定。然而,这种聚酰胺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很强,难以被破坏,导致Li+在链段间传输受到一定阻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基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聚电解质铸膜液的制备
称取聚醚-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或商用Pebax聚合物加入有机溶剂中,30~80℃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0.12g/ml-0.25g/ml的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占聚合物质量分数5-60wt%的锂盐,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然后将该混合液脱泡后,得到聚电解质铸膜液;
2)聚电解质的制备
将步骤1)的聚电解质铸膜液用刮刀均匀地刮涂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室温静置后,在30~8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6~24h,得到本发明的聚醚-聚酰胺共聚物基固态电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5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