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淡碱液吸收式热泵多效蒸馏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8187.8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沈九兵;谭牛高;骆礼梅;周子晗;王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32;F25B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淡碱液 吸收 式热泵多效 蒸馏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淡碱液吸收式热泵多效蒸馏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和多效蒸馏系统。所述方法是:利用中温废水余热驱动吸收式热泵,并由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回收多效蒸馏系统末效蒸汽的冷凝热,通过吸收器出来的高温溴化锂溶液使冷凝水再蒸发得到高温蒸汽驱动多效蒸馏系统。通过设置储能器,可在无水处理需求时将吸收式热泵回收的热能蓄存,再在无中温废水时放热驱动多效蒸馏系统,实现错峰使用。本发明回收中温废水的热量,既能极大限度地降低印染淡碱蒸发过程的能耗,又能有效降低废水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能量浪费和环境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淡碱液吸收式热泵多效蒸馏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尤其涉及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中温废水余热,用来驱动二效蒸馏系统对淡碱液进行蒸馏浓缩。
背景技术
我国是纺织印染工业的第一大国,纺织印染行业是废水排放大户,约占整个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印染废水排放量约为每天3×106m3~4×106m3。印染工业不同工艺流程用水温度不一样,退浆工艺用水温度98℃,废水排放温度95℃,清洗工艺用水温度80℃~90℃,废水排放温度75℃~85℃,这些中温废水含有大量的余热。能源在被利用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有效利用,而这部分没有被利用的能量往往以热的形式释放到大气或水体中,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充分利用印染工业废水的余热,是减少印染行业热污染的最主要措施。印染工业中染色工艺淡碱液的回收和利用,历来是印染行业和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科技攻关课题,常规的方法是将淡碱液加热浓缩回用。传统单效蒸馏的浓缩方法,蒸汽消耗量大,设备投资成本大,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印染淡碱液吸收式热泵多效蒸馏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印染淡碱液吸收式热泵多效蒸馏系统,包括多效蒸馏循环系统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所述多效蒸馏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离心泵101、第一预热器102、第二预热器103、第三预热器104、第一蒸发器105和第二蒸发器106,印染淡碱液通过管路连通第一离心泵101入口,第一离心泵101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一预热器102入口a1,第一预热器102出口a2通过管路连接第二预热器103入口b1,第二预热器103出口b2通过管路连接第三预热器104入口c1,第三预热器104出口c2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蒸发器105的溶液入口d1,所述第一蒸发器105溶液出口d2通过管路经第一减压阀107接至第二蒸发器106溶液入口e1,第一蒸发器105的凝结水d4出口通过管路接至第三预热器104入口c3,第一蒸发器105蒸汽出口d5 通过管路接至第二蒸发器106的蒸汽入口e3;第二蒸发器106溶液出口e2通过管路接至第一预热器102入口a3,第二蒸发器106的凝结水出口e4通过管路接至第二预热器103入口b3;
所述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包括:发生器201、冷凝器202、第二离心泵203、第三蒸发器 204、第四蒸发器205、吸收器206、第五蒸发器207、储能器208、第四预热器209和第三离心泵210;中温废水通过管路连接发生器201入口o1,发生器201出口o2通过管路接至第一蒸发器204的入口j4,第一蒸发器204的出口j3接排放管路,所述发生器201的蒸汽出口o4 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202入口k1,冷凝器202出口k2通过管路经第二离心泵203接至第一蒸发器204入口j6,第一蒸发器204的出口j5通过管路接至第二蒸发器205的入口f5,第二蒸发器205的出口f6通过管路连接至吸收器206的蒸汽入口m2;所述发生器201的浓溴化锂溶液出口o5通过管路经第三离心泵210连接至第四预热器209入口i4,第四预热器209出口i3通过管路连接至吸收器206的浓溶液入口m1;所述吸收器206的溴化锂稀溶液出口m3 通过管路连接至第三蒸发器207的入口h3,第三蒸发器207的出口h4通过管路连接至储能器208的蓄热管路入口n1,储能器208的出口n2通过管路接至第四预热器209的入口i1,第四蒸发器209的出口i2通过管路经第二减压阀211接至发生器201的溴化锂稀溶液入口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8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