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浆液可控旋转注浆头及注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8644.3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士涛;张健;张战胜;李旺;高强;李亮亮;于文铭;张利生;李景涛;孟毅;曲萍;吕柯;程广坦;郭常乐;张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0/00 | 分类号: | E21B10/00;E02D5/64;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浆液 可控 旋转 注浆头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土木工程中桩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浆液可控旋转注浆头及注浆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液可控旋转注浆头,包括注浆管,注浆管包括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第一注浆管的一端与第二注浆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卡扣连接;分别在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相连接的端部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卡槽;注浆头插接于第一注浆管内;注浆头的一端通过卡环与环形卡槽滑动连接;注浆头安装有水驱动涡轮;本发明的旋转注浆头,通过注浆头旋转切削土体,使桩身土体出现可控空腔,与传统注浆相比,有效克服了传统注浆,浆液流动不易控制,浆液利用率低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土木工程中桩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浆液可控旋转注浆头及注浆方法。
背景技术
中砂地基、粘土地基及若有适宜的排水条件的黏土地基中皆可采用压密注浆,来增加土的密度,改善了土体的强度和防渗性能,同时也改变了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在渗水地点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后,如若采取的措施不当、质量把控不严,则所浇筑的混凝土常会出现渗水现象,进而影响工程使用,渗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工程事故。一般情况下在渗水地点浇筑混凝土时,均会采用防水混凝土及其他防渗措施,但采取措施后再出现渗水情况时,就必须采取注浆堵水措施了。常规的注浆堵水方式有破壁注浆和不破壁注浆两种,按照所采用的浆液材料不同又各可细分为普通注浆和化学注浆。
注浆头与注浆管之间多为螺纹连接,因长期使用,螺纹会出现滑丝现象,对注浆头拆卸造成不便,影响工作时间,加大工作量,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注浆头的外径大于注浆管的外径,会在使用过程中,使注浆液堆积在注浆头上,不便于清洗,也会对拆卸造成不便。
目前在桩基注浆加固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钢制注浆管预埋入灌注桩内,然后通过钢管顶端的注浆头进行注浆,其主要缺点如下:1、浆液流动不易控制;2、浆液利用率低;3、桩基注浆加固质量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浆液可控旋转注浆头及注浆方法,达到浆液可控,提高浆液的利用率,提高桩基加固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液可控旋转注浆头,包括注浆管,注浆管包括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第一注浆管的一端与第二注浆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卡扣连接;分别在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相连接的端部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卡槽;注浆头插接于第一注浆管内;注浆头的一端通过卡环与环形卡槽滑动连接;注浆头安装有水驱动涡轮;
进一步的,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和注浆头的主体呈中空的圆柱状结构;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的内径、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注浆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破碎头;破碎头呈圆锥体结构;第一注浆管未与第二注浆管连接的一端端部呈圆锥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破碎头的锥面与第一注浆管的锥面形成共同锥面;
进一步的,注浆头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喷液孔;喷液孔沿着外圆周面呈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环形卡槽围绕注浆管的内圆周面一周设置;环形卡槽沿注浆管轴向尺寸大于环形卡槽沿注浆管周向槽深尺寸;
进一步的,卡环位于注浆头的端部,垂直于注浆头的长度方向,卡环嵌入于环形卡槽内,卡环形状与环形卡槽形状相配合;卡环在环形卡槽内沿着注浆管的轴线方向平移;
进一步的,分别在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相连接的外圆周面处设置外螺纹;
进一步的,螺纹卡扣呈中空圆柱型结构,内圆周面上设置内螺纹;螺纹卡扣的内径与注浆管外径尺寸相配合;
进一步的,环形卡槽一端设置有密封垫;
另外,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液可控旋转注浆头的注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8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