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肾脏移植用低温态护套及护套、制冷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8778.5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肾脏 移植 低温 护套 制冷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低温保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肾脏移植用低温态护套、制冷方法、设备、存储介质,控制器对于低温态保护套的温度的控制、温度自动化管理;对于低温态保护套的实时数据、设置数据的远程传输储存管理;对于控制数据和实时显示数据的可视化处理;肾脏移植用低温态护套包括低温态保护套、控制器。低温态保护套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设置控制温度范围,是否启动定位装置,低温控制方式等。本发明采用冰温技术使器官组织相变温度降低而不冻结实现移植器官的延时保存,通过采用冰点极限温度,实现移植器官的延时保存并能恢复良好功能。本发明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发明的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2℃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保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肾脏移植用低温态护套、护套的制冷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己成为世界肾器官移植的主要国家之一,而器官保存是器官移植学的三人技术支柱之一。尤其对于异地器官供体来说,由于移植器官保存方法或保存时间的不当造成器官功能受损以致失去移植价值,更成为供体器官短缺问题中的最大憾事,所以人们也意识到现行保存方法在保存时间和质量方面的局限性。众所周知,生物组织保存通常都采用低温冷冻方式,但是对于移植器官来说如果采用冻结温度保存,由于细胞内外结冰将对器官造成致命的伤害。目前对异地供体器官保存采用的方法是,对离体的器官用4℃左右的器官保护液进行灌冲,然后将器官浸在保护液中放到冰袋及保温箱中保存至移植手术前。从器官摘取保存至移植手术前这段时间,目前在临床上肾器官要求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为最佳,因为保存的时间与器官功能细胞损伤的程度成正比。如果能保证器官细胞不损伤的条件下,设法使这段时间能够延长,这将对移植手术操作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和临床价值。
肾脏离体后氧和各种代谢底物中止供应,细胞内贮存的能量迅速耗尽,进而引起细胞膜上的Na+-K+ATP酶(钠泵)的失灵。随后线粒体发生肿涨,溶酶体酶释放,并降解细胞成分,使细胞结构出现进行性损害,这种缺血损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可逆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即超过了细胞损伤可复性的临界点,将导致不可逆性损害,表现为缺血器官的血管内皮水肿、坏死、脱落,导致再灌注的困难,最终恢复血流后出现“不复流现象”,即引起器官的移植后原发性无功能。缺血损伤涉及生理、生化、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复杂改变,但其本质是器官能量耗竭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目前最常用的肾脏保存方法是静态冷保存,但其只能在短时间内保存肾脏组织,且低温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常会导致移植物无功能和肾脏并发症。而现有低温保护装置体积大,操作复杂,不便于携带,费用昂贵。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保护的装置无法实现实时的对于肾脏器官的内部数据的观察。
(2)保护装置采用大量的冰温方式,控温装置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便于携带。
(3)装置不含定位装置,无法实现实时的定位更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肾脏移植用低温态护套及护套的制冷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肾脏移植用低温态护套及护套的制冷方法,包括:
控制器对于低温态保护套的温度的控制、温度自动化管理;对于低温态保护套的实时数据、设置数据的远程传输储存管理;对于控制数据和实时显示数据的可视化处理;
所述控制器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8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