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9150.7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显林;谢新春;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475 | 分类号: | C04B35/475;C04B35/622;H01L41/187;H01L41/1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铋 高温 压电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Bi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压电陶瓷材料是实现机-电能量转换和耦合的一类极其重要的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先进制造、医疗系统和武器装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能源、医疗和空间技术等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对其中关键功能部件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在一些重要领域应用的压电器件如声波测井仪、超声电机、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作环境温度高,这就要求压电陶瓷材料在高温下能稳定、可靠的工作。
压电陶瓷材料是高温振动传感器的核心元件。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由于居里温度Tc较高(>600℃)、介电损耗较低,是目前482℃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用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唯一技术方案。但由于其压电系数小,漏电流大,直接导致相关压电器件失效,严重制约了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实际应用,也是我国482℃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的研制尚未取得突破的瓶颈之一。目前,本领域通常采用离子掺杂优化组成设计以及织构化工艺调控微结构等手段来提钛酸铋(Bi4Ti3O12)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性能。例如,利用La3+、Nd3+和Sm3+离子取代A位Bi3+离子来优化Bi4Ti3O12的电学性能,采用A位离子取代的方式可以提高Bi4Ti3O12的压电系数,但是往往伴随居里温度的明显降低,居里温度甚至降低到400℃以下,无法满足高温应用的需求。采用高价离子V5+,Nb5+,Ta5+和W6+以及他们的组合取代B位Ti4+离子可以提高Bi4Ti3O12的电学性能,但是过多种类的离子引入,增加了实验混料的复杂性,会对材料批量化生产来带困难。通过织构化热锻烧结工艺调控微结构后,可使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d33提高到20pC/N以上。但是,织构化工艺如热压、热锻、快速等离子体烧结等手段,工艺较为复杂、重复性较差。因此,如何在保持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高居里温度Tc(评价压电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的同时,提高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系数d33,是高温压电陶瓷应用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关键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保持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高居里温度的同时,协同提高其压电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使Bi3+离子缺量形成A位空位的方法,在类钙钛矿层出现A位空位后,晶格产生畸变,使得电畴壁运动较容易进行,同时可以调整氧八面体的结构畸变,进而提高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性能,获得了一种具有大压电系数(d33最高可达20pC/N以上)的无铅高温压电陶瓷,以满足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用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要求,为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在高温领域的应用起到了推进作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所述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Bi4-xTi3O12-1.5x,其中,0<x≤0.80,优选为0.05≤x≤0.50。
较佳的,采用Bi3+离子缺量形成A位空位,从而实现钛酸铋高温压电陶瓷材料性能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9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