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直流电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9775.3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仁;王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永和光福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F24S2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锅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直流电锅炉,包括电锅炉外壳,电锅炉外壳内壁的一侧卡合设有光伏加热体,光伏加热体的外壁套设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环,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环的内壁穿插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扣,第一连接扣的内壁穿插设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设有太阳能板。本发明一种光伏直流电锅炉,将光伏加热体通过加热管道以及第一连接环与电锅炉外壳内部的电锅炉内胆进行连接,使得太阳能板收集的光能通过加热管道产生热能,通过电锅炉内胆传递至取暖机中,取暖机内部的风力装置将其通过带有热能的风力形式散发出来,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锅炉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直流电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锅炉主要是作用于普通家庭使用以及工业生产区域进行空间性的产热以及取暖设备装置,且电锅炉也称电加热锅炉、电热锅炉,顾名思义,它是以电力为能源并将其转化成为热能,从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的锅炉设备;
现有技术中,在设计制造该光伏直流电锅炉时,大多数设计者会注重设计装置的热能转换强度,以保证使用时可以最大频率地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保证使用者的正常使用,但是长时间使用此类装置时,传统电锅炉使用场景受限,在户外无电源配置的情况下,无法使用电锅炉进行工作,从而降低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直流电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直流电锅炉,包括电锅炉外壳,所述电锅炉外壳内壁的一侧卡合设有光伏加热体,所述光伏加热体的外壁套设有加热管道,且加热管道一端的外壁与光伏加热体的内壁穿插连接,所述加热管道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环,且两个第一连接环的内壁分别与加热管道内壁的两端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内壁穿插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的内壁穿插设有第二连接环,且第二连接环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扣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顶端的四侧分别与太阳能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两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片。
优选的,所述电锅炉外壳的顶端卡合设有金属安装座,所述金属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交流电压铸加热体,且其中另一个第一连接环的内壁与交流电压铸加热体一端的外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交流电压铸加热体外壁的两侧均等距离穿插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线,所述交流电压铸加热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一侧的两端均穿插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线,且每个第二连接线的一端分别穿过控制芯片的一侧与交流电压铸加热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金属安装座的外壁开设有散热槽,所述电锅炉外壳外壁一侧的右下角处穿插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设有取暖机。
优选的,所述取暖机外壁一侧的下边缘处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取暖机外壁一侧的上边缘处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取暖机外壁一侧上端的一个边角处卡合设有显示屏,所述取暖机外壁另一侧的上下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支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电锅炉外壳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电锅炉内胆,且电锅炉内胆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扣,且交流电压铸加热体另一端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扣的外壁螺纹连接,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电锅炉外壳的一侧与电锅炉内胆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锅炉外壳外壁一边侧的边缘处铰接设有防护门,所述电锅炉外壳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电锅炉外壳外壁两侧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手拉槽,所述防护门外壁一侧边缘处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手拉槽,所述电锅炉外壳外壁一边侧上端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控制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永和光福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永和光福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9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锭板自动切割打磨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大型纺织机用毛边碎纱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