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茄链格孢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0402.8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4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王森林;刘文;宋沙沙;吴彦;武红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未来中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于洪;金耀生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茄链格孢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茄链格孢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XL‑0023,已于2021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23048。本发明菌株对6株中药病原真菌——苍术根腐病病原菌、苍术枯萎病病原菌、丹参根腐病病原菌、橘红褐斑病病原菌、丹参枯萎病病原菌、丹参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应用前景广泛,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茄链格孢菌及其在抑菌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链格孢属(Alternaria)是半知菌暗色丝孢菌中重要的一类真菌,该属真菌种类多,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广泛。95%以上的种能兼性寄生在植物上,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有些种是人和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引起多种疾病。有些种可用作杀菌剂、除草剂等,是有应用潜力的生物资源。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是重要植物内生真菌之一,属于半知菌纲链孢霉目黑霉科链格孢属。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用途广泛,是湖北省地道中药材,在英山、罗田、孝昌、大悟等县种植面积较大。近几年来随着茅苍术野生转家种,以及规模化种植面积的增加,其病害问题日渐突出,发病后一般田块产量损失10%-30%,严重时田块造成大面积绝收。苍术根腐病主要由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苍术受害后,须根及根茎呈黄褐色,随后变为褐色,继续向茎杆蔓延,后期根茎干腐,皮层和木质部脱离,仅残留木质部纤维及碎屑,地上部分叶片萎蔫,后期叶片全部脱落而成光杆。该病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生,6-7月为发病盛期。苍术枯萎病主要由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苍术受害后,最初是下部叶片失绿,然后逐渐向上蔓延,使整株叶片发黄枯死、叶片不脱落。有时植株的个别枝条半边出现黄叶症状,以后发展到全株。剖视病株基部,维管束褐色。在土填和病株根茎上越冬。该病一般次年病菌从近地面的伤口或根部侵入,6月下开始发病,一直为害到9月下旬。
丹参,唇形科多年生草木,以干燥的肉质根入药,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随着连作和种植年限的延长,丹参根部病害严重发生,主要有枯萎病和根腐病,2种病害通常混合发生。病菌侵袭丹参植株后会导致植株根系腐烂,叶片枯黄,严重时植株大面积枯死,丹参严重减产,有效成分降低。目前有研究发现,丹参枯萎病病原菌主要有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丹参根腐病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橘红,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等功效。橘红原产我国,主产四川、重庆等地,其中三峡库区腹地的云阳县,以种植大红袍红橘为主,种植历史达4000年。近年来,柑橘褐斑病的危害面积不断扩大,对橘红品质的影响严重。柑橘褐斑病是一种由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引起的落叶性病害,病菌主要危害嫩叶、新梢和幼果(对高感病品种,果实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引起落叶、落果和枯梢,未脱落果实也因果面病斑无法上市鲜销。感病植株的果实则可以刚坐果一直到采果前都可以感染并导致严重落果。
近年来,药用植物种植业的高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药材需求紧张的问题,但大面积集中生产的方式导致田间病害发生和传播蔓延的加剧。通过研究表明,危害药用植物的病因主要为病原真菌,为准确的防治病害,亟需找到一种新的广谱性抑菌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茄链格孢菌,该菌株具有易于培养、产量高、培养性状稳定等的特点,其培养物对上述6株中药病原真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XL-0023,已于2021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230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未来中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杨凌未来中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0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