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高分辨率拾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0517.7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微语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4 | 分类号: | H04R1/24;H04R1/08;H04R3/00;H04R9/02;H04R9/04;H04R9/08 |
代理公司: | 广东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陈丹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变 原理 高分辨率 拾音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高分辨率拾音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磁流变液槽、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和磁流变液槽上的第一透音支撑件、设于磁流变液槽和底座之间的低音压电转换膜、设于磁流变液槽顶部的隔板、设于隔板上的顶盖、两端分别连接在磁流变液槽和顶盖的第二透音支撑件、同轴设设于顶盖与隔板之间的高音拾音振膜和固定电极、设于隔板的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设于磁流变液槽底部的第一电磁线圈、多个均布于高音拾音振膜与固定电极之间的毛细管;固定电极与高音拾音振膜之间形成电容器结构;本发明将高音拾音振膜和低音压电转换膜的振动变形转化为电容器结构的电容变化,从而提高拾音器对声波振动的响应性,拾音音质更好,分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高分辨率拾音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拾音器均采单一振膜结构,由于振膜材料自身物理特性的限制,其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的振动响应以及振幅变化的线性程度均不同,导致振膜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波形与实际声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声音经振膜转化为电信号后,经过信号的放大、消噪处理后,这种失真被进一步放大,使得单一振膜结构的拾音器的音质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高分辨率拾音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高分辨率拾音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磁流变液槽、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和磁流变液槽上的第一透音支撑件、设于磁流变液槽和底座之间的低音压电转换膜、设于磁流变液槽顶部的隔板、设于隔板上方的顶盖、两端分别连接在磁流变液槽和顶盖上的第二透音支撑件、同轴设置在顶盖与隔板之间的高音拾音振膜和固定电极、设于隔板上的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设于磁流变液槽底部的第一电磁线圈、多个均布于高音拾音振膜与固定电极之间的毛细管;
所述低音压电转换膜位于第一透音支撑件内;所述隔板位于第二透音支撑件内;所述隔板与磁流变液槽之间形成磁流变液腔,所述磁流变液腔内储存有磁流变液体;
所述高音拾音振膜位于第二透音支撑件内;所述固定电极位于高音拾音振膜内,所述固定电极与高音拾音振膜之间形成电容器结构;
所述输出信号处理模块位于固定电极内;其中,所述输出信号处理模块与电容器结构串接;
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底部为S极;其中,第一电磁线圈与低音压电转换膜电连接;
每个所述毛细管的下端均穿过隔板后与磁流变液腔连通,每个所述毛细管的上端均连接在顶盖上,并通过顶盖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电流放大模块,所述电流放大模块位于低音压电转换膜内。
本发明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顶盖顶部的第二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的顶部为N极。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音支撑件设有向内倾斜延伸的延迟挡片,所述延迟挡片位于第二透音支撑件和高音拾音振膜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音支撑件、第二透音支撑件均为网罩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磁流变液体的磁性颗粒呈圆柱形。
本发明进一步地,第一电磁线圈贴附在磁流变液槽的底面。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磁线圈贴附在顶盖的顶面。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一一对应每个毛细管分别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毛细管的上端与透气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微语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微语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0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