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氧化钴/氧化钼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0901.7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妞;李佳乐;骆禅;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31 | 分类号: | C25B11/031;C25B11/052;C25B11/054;C25B11/091;C25B1/04;C25B1/01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钴 氧化钼 原位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钴/氧化钴/氧化钼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方法为:
S1、制备钴/钼的氧化物或钴/钼的氢氧化物的前驱体:将去结晶水的氯化钴溶于第一溶剂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乙酰丙酮钼,随后加入第二溶剂,继续搅拌至溶液澄清,形成钴/钼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溶液,将溶液置于水热箱中,在保温温度为80℃ ~120℃下保温4小时,冷却之后将泡沫镍NF浸入其中,随后取出用匀胶机甩出多余溶液,干燥备用;
所述第一溶剂为乙醇和冰乙酸的混合液,其中乙醇与冰乙酸的体积比为1:0.02~0.04,第二溶剂为水-乙醇的混合液,其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0.03~0.07,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的体积比为1:0.1~0.3;
氯化钴的浓度为0.5~1 mol/L,氯化钴与乙酰丙酮钼的摩尔比为1:0.1~0.2;
S2、电还原:将附着前驱体的NF置于硫酸钠和硼酸的电解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采用恒电位的方式对NF进行一段时间的电还原,恒电位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范围为-2.5 V ~-3.0 V,随后用UP水冲去表面电解液后干燥;
S3、将步骤S1和步骤S2循环多次后制得电极,或者循环多次S1步骤后进行电化学还原制得钴/氧化钴/氧化钼原位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氧化钴/氧化钼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S2中所述的干燥为70℃ ~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氧化钴/氧化钼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时间为600 ~300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氧化钴/氧化钼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提及的循环次数均为1 ~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09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板自动装夹及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疗教学用穿刺操作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