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0924.8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黄建平;傅利荣;王清;邸恪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5/16;C02F9/04;E03F1/0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爆破 水流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的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包括有沉淀箱、第一固定柱、过滤箱和第二固定柱,沉淀箱顶部两侧均对称式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顶部之间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一侧的下侧位置与沉淀箱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柱。使用者可以将絮凝剂下料至混合框中,通过第一转盘转动间歇性将推杆和第二挡板向上顶起,限位盘对推杆进行限位,第二挡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堵住储料框底部的开口,如此可以实现间歇性下料絮凝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工程作业中需要将污水排放出,且在雨水较多的区域进行排放大量的雨水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水流爆破,将污水进行排放。
由于较多污水直接流向地表,较为浪费,使用者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可以在生活用水方便进行二次利用,如此可以使得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人们一般将污水通过水车进行统一收集,然后通过过滤板对污水进行简单过滤后,将絮凝剂手动下料至水车中,如此需要人工手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使得絮凝剂与污水无法充分接触,影响污水处理。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的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手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使得絮凝剂与污水无法充分接触,影响污水处理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的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包括有沉淀箱、第一固定柱、过滤箱、第二固定柱、夹板、拉杆、第三固定柱、第一直线弹簧、第一滑杆、过滤机构和清理机构,沉淀箱顶部两侧均对称式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顶部之间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一侧的下侧位置与沉淀箱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柱,过滤箱顶部中间两侧均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个,两侧的第三固定柱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两个夹板,夹板外侧均设有拉杆,夹板与第一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过滤箱上设有过滤机构,过滤箱两侧均上下对称式设有清理机构。
进一步的,过滤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柱、电机、凸轮、摆杆、第五固定柱、第二滑杆、第二直线弹簧、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过滤箱顶部中间设有第四固定柱,第四固定柱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过滤箱两侧均上下对称式设有一组第五固定柱,每组第五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每组第五固定柱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与第五固定柱之间均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靠近电机一侧的两个第二滑杆中间均连接有摆杆,摆杆与凸轮配合,上侧的两个第二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滤板,下侧的两个第二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滤板。
进一步的,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一挡板、把手、第一转轴和第一扭簧,过滤箱两侧均上下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侧与过滤箱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簧,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外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有第六固定柱、第一输水管、混合框、第二输水管、第二转轴、搅拌板和水泵,沉淀箱上靠近电机一侧的下侧位置设有第六固定柱,第六固定柱上设有第一输水管,过滤箱底部连接有混合框,混合框与第一输水管连接,第一输水管与沉淀箱之间连通有第二输水管,混合框中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搅拌板,混合框上设有水泵。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托板、储料框、推杆、第三滑杆、第三直线弹簧、第一转盘、限位盘和第二挡板,混合框顶部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储料框,储料框与混合框连通,储料框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推杆,推杆和第三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第二转轴两侧均设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与推杆接触配合,第一转盘上均设有限位盘,推杆上侧均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均与储料框底部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0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