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1045.7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夏露;朱瑞良;郭冰涛;金开云;马亚飞;魏鹏飞;张青春;齐江飞;高春生;朱本正;赵茂松;陈显;姚得强;魏辉;樊睿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7 | 分类号: | B65G47/57;B65G47/7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郑英飞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线,输送线具有上料位和下料位,输送线包括上料线和返回线,上料线用于将托盘及物料由上料位输送至下料位,返回线用于将空的托盘由下料位返程输送至上料位;上料线、返回线均包括位于两端的地面部分和空中部分,输送线包括用于支撑空中部分的支架,上料线、返回线的空中部分并行延伸;输送线还包括升降机,所述升降机设于地面部分、空中部分的相交位置处以实现托盘、物料的升降,升降机上设有用于实现物料输送的输送单元;输送线还包括移送机构,移送机构设于输送线的下料位处,移送机构用于将卸料后空的托盘移送至返回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线。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不仅关乎着车辆的安全,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用车后期的成本。为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效率,电池通常与整车制造生产线分开生产,需要及时地向整车生产线供应电池。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在转运的时候,大多采用半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人工来操作电池搬运设备进行转运。半自动化的方式虽然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廉,但搬运过程中由于人工介入,效率低、耗费人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损坏电池的情况。电池是放置在托盘上进行转运的,但是在被转运至整车生产线后无法对托盘进行自动返回,需要人力返回,劳动强度大,返回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送效率低且存在损坏风险以及需人工返回空托盘而导致劳动强度大、返回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输送线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线,具有上料位和下料位,输送线包括:
上料线和返回线,上料线用于将托盘及物料由上料位输送至下料位,返回线用于将空的托盘由下料位返程输送至上料位;
上料线、返回线均包括位于两端的地面部分和空中部分,输送线包括用于支撑空中部分的支架,上料线、返回线的空中部分并行延伸;
输送线还包括升降机,所述升降机设于地面部分、空中部分的相交位置处以实现托盘、物料的升降,升降机上设有用于实现物料输送的输送单元;
输送线还包括移送机构,移送机构设于输送线的下料位处,移送机构用于将卸料后空的托盘移送至返回线上。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料线、返回线以及移送机构,能够将需要输送的物料自动、安全可靠地输送至下料位,同时将卸料后的空托盘返回输送至上料位处,与现有技术中运送效率低且存在损坏风险以及需要人工返回空托盘的方式相比,节省了人力且能够实现快速输送、连续返回,安全可靠。本发明的输送线有地面部分和空中部分,通过升降机来实现物料在地面部分和空中部分的转运,能够节省地面空间,充分利用厂房并避开地面的其他装配线或其他物体,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优选地,所述移送机构为移行机,移行机包括跨设在上料线、下料输送线之间的直线轨道,以及滑动装配在直线轨道上的所述输送单元。通过设置可直线往复移动的移行机来实现托盘的输送与返回,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上料线、返回线的空中部分均具有转弯位置,所述转弯位置处设置有旋转输送机构;
旋转输送机构包括环形轨道以及滑动装配在环形轨道上的所述输送单元。上料线、返回线可以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进行转弯,并通过旋转输送机构进行旋转输送,满足不同形状上料线、返回线的布置需要。
优选地,所述上料线的空中部分包括主路以及至少两个支路;
主路与各支路的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移行机,以使主路与其中一个支路对应连通;
移行机包括跨设在各支路之间的直线轨道,以及滑动装配在直线轨道上的所述输送单元。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支路,能够提高上料线的输送能力和储存能力。
优选地,所述主路及支路均包括依次间隔排布的所述输送单元,主路及支路上的所述输送单元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有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1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