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柔性疏水杨木单板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1647.2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舒祖菊;高宝善;周斐;袁艳;李忠庆;徐晓旭;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3/08 | 分类号: | B27K3/08;B27K3/04;B27K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吴依笛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柔性 疏水 杨木 单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柔性疏水杨木单板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如下步骤:1)配置混合溶液A:混合溶液A由亚氯酸钠、乙酸与去离子水组成;2)配置混合溶液B:混合溶液B由水合柠檬酸、去离子水与环氧大豆油组成;3)预处理:将杨木单板放入预先配置好的混合溶液A中,进行脱木素处理,得到木质纤维模板;4)浸渍处理:在真空干燥箱内将木质纤维模板浸入混合溶液B中;5)后处理:将木片从溶液中拿出,去除表面溶液后,置于聚四氟乙烯薄膜中,并用锡纸裹包放置在鼓风干燥箱内进行固化处理;本发明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将ESO/CA溶液浸渍到木材管腔内,通过高温固化的方式制备具有一定疏水性和柔性的木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功能改性和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柔性疏水杨木单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疏水性杨木单板的方法主要是浸渍法和水热法,具体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利用低表面能物质对木材粗糙表面进行涂层以及物理填充改性,或者采取化学的方法,如乙酰化、醛化反应等,这类物质可以与木材表面上大量存在的亲水性羟基反应,从而达到疏水的目的。
比如公开号为CN10838170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木材疏水性的方法及改性后的木材,所述方法包括:1)前处理:将烷基烯酮二聚体胶粒熔融,然后将木材浸入熔融液中,烘干;2)预改性:将步骤(1)烘干后的木材先浸入聚乙二醇-b-聚乳酸的三氯甲烷溶液中,再浸入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洗涤至中性,烘干;3)改性:将步骤2)烘干后的木材、烷基化试剂、茶碱和仲胺加入高压反应釜充分反应,得到改性后的木材;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改性后的木材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其与水的接触角在160°以上。
采用上述以及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制备疏水木材虽然成本较低、产物较稳定,但是上述方案中所使用的烷基烯酮二聚体、三氯甲烷等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同时在化学制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液,制备过程不环保,与目前绿色化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背道而驰;除此之外,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采用一些疏水性的酶来改善木材疏水性。
比如公开号为CN10503995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蛋白质自组装构筑超疏水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溶菌酶相转变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微纳米级小颗粒相互聚集沉积、吸附在基材表面构筑具有微纳米级多孔结构的溶菌酶相转变产物膜,然后通过简单的化学或物理修饰方法,在具有微纳米结构的溶菌酶相转变产物膜上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得到具有超疏水性表面的基材;本发明操作简单,溶菌酶相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微纳米级颗粒可以吸附在多种基材如聚合物、无机物、金属、棉布等表面上,而且基材表面吸附的溶菌酶相转变产物膜具备一定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能够承受-196℃到200℃的温度刺激,且胶带撕拉后基材表面仍具备超疏水性,可长期保持超疏水性能,在工业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上述这种利用生物酶的方法虽然制取简单、可生物降解,具有环保性,但是成本居高不下,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因此,需要寻找生物安全的替代品,开发出一种完全可再生且对环境无公害的材料来制备疏水木材。
环氧大豆油(简称ESO),是一类有机物,常温下为浅黄色黏稠油状液体,如今,ESO主要在塑料工业中用作增塑剂,也有部分学者通过将ESO或ESO与合成环氧树脂的混合物与某些用于环氧树脂的传统固化剂(如胺和酸酐)交联形成新型树脂;柠檬酸(CA)是一种三羧酸,是由丝状真菌黑曲霉以工业规模生产的商品,通常做酸化剂、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螯合剂、清洁剂以及一些网状纤维生产中的催化剂,最近的研究发现CA还具备自催化特性,因此当CA用作环氧树脂交联剂时,无需催化剂即可产生具有合理性能的生物基聚合物,而且整个反应过程完全环保,不会产生有毒残留物。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柔性疏水杨木单板制备方法,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将ESO/CA溶液浸渍到木材管腔内,通过高温固化的方式制备具有一定疏水性和柔性的木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1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