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外壳加工用具有厚度检测功能的涂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2101.9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1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威;赖锦丽;谢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冰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13/02;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外壳 工用 具有 厚度 检测 功能 涂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外壳加工用具有厚度检测功能的涂胶装置,涉及防护外壳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承载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靠近边缘处设置有安置框,且底座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不良品输送带,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承载块两侧的限位夹块,可以对厚度检测完成的防护外壳主体两侧进行夹持限位,进一步保证防护外壳主体在涂胶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偏移影响涂胶质量的情况,配合设置在限位夹块一侧的防护层,可以避免限位夹块夹持防护外壳主体出现划痕的情况,检测摄像头可以对防护外壳主体的厚度进行检测,当检测为合格时传感灯亮起,当检测为不合格时传感灯不亮,便于配合第一转运机构对防护外壳主体进行分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外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外壳加工用具有厚度检测功能的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防护外壳是指手机的外壳,手机外壳常用塑胶材料主要有PC、ABS和PC+ABS三大类,日本手机主要采用PC+ABS,甚至采用ABS做手机外壳,在收集防护外壳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涂胶装置。
市场上的防护外壳加工涂胶装置工作连续性较差,无法对防护外壳的厚度进行检测,残次品无法进行分拣造成加工损失的情况,同时涂胶后的防护外壳加工在输送中容易出现凝固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外壳加工用具有厚度检测功能的涂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护外壳加工涂胶装置工作连续性较差,无法对防护外壳的厚度进行检测,残次品无法进行分拣造成加工损失的情况,同时涂胶后的防护外壳加工在输送中容易出现凝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外壳加工用具有厚度检测功能的涂胶装置,包括底座、承载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靠近边缘处设置有安置框,且底座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不良品输送带,所述不良品输送带的上端放置有防护外壳主体,所述安置框的外部左侧安置有控制面板,且安置框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转运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安置于底座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安置框的内部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安置横轨,且第二安置横轨的外侧连接有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下端连接有涂胶头,且涂胶头的下端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下端连接有涂胶针,所述安置框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二转运机构,所述出料机构设置于底座的上端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包括有第一安置横轨、第一移动组件、驱动气缸、衔接法兰、吸附头、紧固螺栓和红外传感器,且第一安置横轨的外侧连接有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驱动气缸,且驱动气缸的下端衔接有衔接法兰,所述衔接法兰的下端连接有吸附头,且吸附头通过紧固螺栓与衔接法兰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下端外部两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驱动气缸和衔接法兰呈垂直状分布,且吸附头通过紧固螺栓和衔接法兰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并且红外传感器沿第一移动组件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有承载转盘、限位套、承载块、防滑层、吸附孔、限位气缸、限位夹块、防护层、安置座、检测摄像头和传感灯,且承载转盘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套,所述承载转盘的上端安置有承载块,且承载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承载块的内部两侧开设有吸附孔,所述承载转盘的上端位于承载块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气缸,且限位气缸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夹块,所述限位夹块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承载转盘的上端中心位置贯穿有安置座,且安置座的上端安置有检测摄像头,所述承载转盘的上端靠近边缘处设置有传感灯。
优选的,所述承载块等距离分布于承载转盘的上端,且承载块设置有四个,同时防滑层的外侧贴合于承载块的内侧,并且防滑层与承载块之间为嵌入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夹块沿承载块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防护层与限位夹块之间为粘接,并且传感灯与承载块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涂胶头通过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二安置横轨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涂胶头、加热管和涂胶针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冰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冰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型腰圆柱结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搅拌车筒体全自动生产方法